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未来实验计划 >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瞭望》:更多责任感、幸福感、创新力 ——未来学校的变革之路

发布时间:2018-12-04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瞭望》近日刊发文章《更多责任感、幸福感、创新力 ——未来学校的变革之路》表示,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已经成为时下教育系统的高频话题和创新热点。


日前,在第三届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其议题焦点均指向面向未来教育的学校形态变革。

“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学校形态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支撑未来社会对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接受《瞭望》杂志采访时表示,进入新时代,在教育处于新周期、科技孕育新变革的背景下,面向2035探索未来学校已经迫在眉睫,因为人们寄望未来学校的探索能从根本上重塑教育体系,让人类更好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

当前的学校教育正处在转型的关口。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国内外涌现出一批自发探索未来学校的个人、学校、企业、机构,出现了一批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学校案例。比如,瑞典的VittraTelefonplan学校把传统教室变成各种开放式空间,被誉为一所“没有教室的学校”;美国的AltSchool依赖信息技术深度参与,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响应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我国关于未来学校的探索在2010年后快速兴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力图搭建一个未来学校探索的整合平台,把国内外关于未来学校的前沿探索,包括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等,全部集聚起来,让创新要素彼此互动,推动发展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学校和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资源、方案、产品、技术和服务,推动未来学校模式的形成。

目前,该平台已经集聚了国内外数百家学校的创新案例和147个经过专家评审立项的实验研究课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地方和数百所学校从不同方面开启了未来学校探索。比如,有的学校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尝试学习方式的变革,采用项目式学习、stem课程学习等;有些地方在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个性化教学、精准教学和管理提供支撑;有的学校在推动学校空间的改造等。还有少数学校从理念、课程、建筑与学习空间、教与学的方式、组织管理形态等方面进行整体重构,另有个别新建学校全部采用未来学校理念进行建设、管理和教学。

从相关实验学校的反馈来看,采用未来学校的育人理念和方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幸福感、创新力等方面显现出比传统学校更多的优势。


“星星之火”“燎原”还需一定时日

业界专家认为,已经涌现出的具有未来学校特征和趋势的学校数量,相对全国51.2万所学校还只是“星星之火”。而面向未来学校的每一步探索,都可能受到既有体系、制度、能力、技术、观念等多方面的“惯性”制约。

陈锋在第三届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说,今天人们熟悉的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观念、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等,是我们用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探索沉淀下来的,要在新的时代发展挑战下转变过来绝非易事。

同时,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也存在困难。著名的乔布斯之问即提出:为什么人类信息技术几乎改变了所有的领域,唯独对教育的改变小得令人吃惊?

陈锋解释说,在商业领域应用得风生水起的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领域还显得很不足。一方面,现有的教育市场条块分割,与互联网的统一、开放、融通的特点相悖,另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技术平台运营多由行政机构负责,天然缺乏抗风险能力,缺乏需求导向,以至于学校技术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再加上教育属于低商业性行业,较难吸引社会资本支持。


案例: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的未来学校实践

经过三年未来学校的探索实践,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在同类学校排名中从第15位升至第4位。该校校长闵慧说,与一些面向未来建设的新学校或教育机构可以从一开始就“高举高打”,用新理念、新条件规划建设学校不同,传统学校在探索未来时会受到更多原有条件的制约,既不可能重建学校,也不可能重建教师队伍,更不可能抛开学校的公益性和国家的育人方向,完全按照某个新颖的教育理念办学,因此,如何在条条框框中找寻转型路径,是传统学校探索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一大难题。

以教师队伍为例,闵慧说,不是所有老师都能胜任项目式教学,它需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项目课程开发能力。但现实问题是,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学科基础的资历较深的教师,往往对重新学习未来学校的理论表现出本能的“怵”;年轻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学习意愿、学习能力较强,但教学基本功和对学科素养的理解深度又相对欠缺。因此,要在现有资源下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引导原有教师队伍成功转型,还需要花大心思。

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在实践中遭遇的种种挑战并不意外,并且伴随未来学校探索的深化,传统教育体系的制约因素还会进一步显现。


“未来”“传统”如何融通

时间倒回到3年前,在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局长李志利眼中,“未来学校”还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概念:“我们不愿碰、也不敢碰它,怕它和传统学校教育水火不相容。”

在未来学校相关研究团队的专家指导下,盐田区在全区推动未来教室全覆盖,并高标准打造智慧教科研中心,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撬动区域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师角色、课程体系等方面发生系统性变革。

李志利坦言,尽管回过头看,要让政府从观念上接受、认同未来学校的理念并不容易,但自己的亲身体会确实是:“没想到未来学校的理念和传统学校竟能很好地融合,且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

他建议,在探索未来的路上,政府要积极转变观念,拥抱变革,充分相信和发挥教育专家团队的力量,利用好他们的专业研究成果,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做好解释工作,向政府部门争取资源投入,对下做好新理念的传播动员工作,帮助主管学校开阔视野、坚定信心。

在专家团队的作用之外,闵慧认为,从学校角度引导和激励教师团队探索未来至关重要,否则可能面临未来学校理念“最后一公里”难以落地的问题。她建议,学校要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为“踮踮脚能够得着未来教师”的老师提供转型条件,在培训上予以大力支持,在绩效上予以适当倾斜,让有志于、有能力转型的老师免除后顾之忧。校长也要保持开放的姿态,不断学习,勇于探索新事物,带领学校平衡好学校的校情、既有的教育体制、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让学校创新的方向偏离国家的育人方向和要求。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建设需要宏观的国家和区域的教育体制改革、中观的学校体系变革,以及微观的师生教学互动行为的改变,三方联动,同步推进。具体而言,微观要为宏观和中观积蓄变革的条件和能量,宏观和中观要为微观松绑,齐力推进教育生态的变革。

陈锋认为,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特别是,政府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允许教育“自贸区”“特区”等的存在,鼓励其突破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的制度壁垒,同时对一些创新学校给予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更多创新学校不断涌现。

(作者:刘苗苗,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