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重磅!“大平台+”精装施工图来了

发布时间:2019-01-04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产教融合国家级平台。

三年来,中心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创造的模式和经验,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供了坚实实践支撑,为国家急需的战略产业领域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

我们需要继续创新思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擘画了“大平台+”演化图,细绘了“大平台+”精装施工图,宏大设计正在微观精彩展现。

“大平台+”建设的三个重点

■ 数字化、智能化平台——首先要建设具有基础性、连接性、开放性、延展性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分阶段加强平台建设。

第一阶段建设重点是网络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第一,网络学习功能。要借助网络平台服务全校各专业学生通识课学习,进而提供面向社会的全民培训课程与服务。

第二, 业务协同功能。要形成企业工作人员、教师、学生等主体基于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研究、开发业务的协同机制与模式。

第三,学习者社区功能。通过学习者之间的联系、交流、互动、协同等活动,完成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非正式任务。

第二阶段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建设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建设:

第一,感知系统建设。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传感系统,采集教育教学的过程数据,整合建设教育大数据的输出系统。

第二, 人工智能驱动。要逐步向人工智能方向演化发展。

第三,数字化学习。构建基于产业特征的数字化全要素的学习体系,实现集成化学习场景与数字化系统的无缝衔接。

第四,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构学分体系,定义学习成果、速度、态度等关键价值,实现人力资本的再定价。

■ 生态系统平台——生态平台建设关键是要构建共建共享的利益协同机制。

一方面要构建全国产教融合的核心供应链大平台,加强顶层的制度设计,吸引汇聚优质企业资源;

另一方面要依托地方合作院校基地平台连接当地产学研用,吸引企业资源,实现小平台互联互通,做好同国家产教融合大供应链平台的协同互动。

■ 集成化基础平台——要按照大舰战略要求和智慧学习工场要求,以推动深化产教融合为目标,加强实训基地等集成化基础平台建设,促进基础平台不断迭代升级。要创新基础平台的空间形态、流程和机制,构建集成化、灵活、功能有机组合的基础平台,逐步提升基础平台的规模和功能。


推动“大平台+”的两个维度

(一)以共享核为核心引擎,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共享核实际上是高等学校的一个核心平台、核心引擎,是学校往平台走的一个变革。

共享核的形态功能包括以下要素:

一是数字化平台,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

二是综合性学习场所,改变学习方式。

三是企业家学院,促进教育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创新和综合能力。

四是学术交互中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五是双创引擎,重塑学校创新创业流程。

(二)构建综合性的数字科技中心服务区域创新发展。要组团式服务一个区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一个数字科技创新。

一方面面向区域内的学校,甚至包括中小学,服务教育教学需求;

另一方面面向当地的中小企业和社区,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


基于“大平台+”战略的平台管理

为了更好服务响应“大平台+”战略,要将基础管理和质量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以“新”为思路理念,依托平台持续导入最新行业发展需求,最新国家政策体系,最新国际发展案例,始终发挥大平台的优势,引领学校地方发展,形成将最新信息转化为课程、培训、研究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以“实”为基础方法,优化基础管理、流程设计和一线队伍建设。要坚持“严实细清”的队伍建设标准,严格要求,细致研究学习与管理制度,增强关键节点事件的实效。

要着力提升项目的研究质量。

一方面企业要组建自身研究队伍,加强自身对政策、行业的研究水平;

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力量共同研究,发挥企业对产业熟悉的优势

要着力打造教育创新供应链。要将平台汇聚的机构、专家作为供应链体系的一部分,打造强大的课程、科研等供应链体系,不断输出产教融合资源要素,努力增强平台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持续创造价值。

要充分依托平台拓展区域社会需求。要拓展社会服务网络,创造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让教师、学生在社会服务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项目的质量。


“大平台+”战略的推进策略

一是要开展思想观念变革。要打破原有思维边界和思维限制,充分提高平台的连接性,通过提升平台拓展性,在更大的范围内把各方面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对接。

二是强化目标引领。要细化目标,将平台化思路和经验做法融入目标制定。

三是要注重节点把握,强化热点轮动。要将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形成品牌。

四是要注重项目联动。拓展发展思路,加强协同合作。一方面,要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抱团干大事的合力。另一方面,要互为供应链,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大平台的运作效率。

五是要远近结合。要提升项目战略布局能力,结合大平台+战略,远近结合,统筹规划,分布实施。


(通讯员  徐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