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天津大学“新名片”: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完美切换

发布时间:2019-01-16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40年艰苦奋斗,不忘初心;40年筚路蓝缕,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的40年。

2018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出版了《新时代高校优秀图书馆建筑图集》,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在本图集中,天津大学图书馆以其“书院”意境而别具一格,建筑与庭院的有机结合,也让人有“绿林深处好读书”的情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天津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天津大学老校区座落于天津市南开区七里台,由于空间逐渐饱和,发展受限,学校于 2010 年 3 月启动天津大学新校区项目建设。

新校区选址于海河教育园内,被称为“北洋园”。园区规划承袭老校区的传统,采用东西向校园中轴和正南北的建筑朝向。校园中间是核心岛,被环形运河围绕。岛上顺应中轴依次布置公共活动建筑及部分宿舍,营造活跃的中轴活动带。岛外布置各大学院和主要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嵌于学院组团之间,提供便捷的生活机能。


借鉴中国传统“庭院”,体现现代功能

图书馆处于新校区的中心位置,总体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为中心的空间模式,营造一个具有现代校园精神的公共性、开放性的文化场所。总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17.6m,南北长 158.4m,中部设有 72x72m 室外庭院(中心庭院),建筑以 158x117m 的空间体量、水平伸展的玻璃、铝幕墙为主的通透明快的形体表现了其现代、开放的气质。

总体布局注重体现现代大学多样化的功能需要,由中部贯通东西的空间入口,引导人流进入中心庭院空间再依次到达图书馆大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自习教室、书店、咖啡茶吧等功能空间。


营造“书院”意境,让人停留下来

天津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园主轴线上,方案采取打开内院,首层开放来呼应轴线。建筑功能分区明确,空间特征与使用需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庭院景观,营造出简洁大方、典雅恬静的“书院”意境。

建筑立面语言简明有力,水平延展,展现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建筑形象。

整体而言,天大新校区图书馆是一个内向型、安静的空间,可以让人不知不觉走到建筑内部并且停留下来。


设计特色:共享空间和节能手法

从使用方面来看,图书馆是整个新校区里公共性最强、最开放、最透明的建筑,室内外都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学习、交友的空间和场所。

庭院空间提供了优雅静谧的环境和室外阅读休憩的场所,也可举办各种典礼仪式和文化活动。院内种植海棠,是专属于天大的景观文化。

图书馆内的共享大厅是对传统空间模式的打破,竖向通高空间与横向大厅结合而形成的流动的空间使图书馆更加开放与活跃。同时共享大厅的简洁的楼梯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便捷清晰的使用流线。

图书馆的设计中充分融入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结合平面功能和室内外庭园,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建筑以最大的周边布置阅览空间,提供足够的自然光照,并通过阅览空间相对的外墙开窗和内外庭院、天井等组织自然通风。

另外,一层共享大厅和三层大厅采用自然天光照明,阳光自然洒入室内,节能的同时使图书馆更富自然气息,用平易近人的态度来缓解学生的压力。


轻松的建筑语言:全校最活跃的中心

天大新校区的整体建设以红砖建筑为主,稳妥厚重。但图书馆做的比较“年轻”,让人有一种沿轴线从前往后走时有一种从过去到现代的感觉。

在平直规整的建筑底部打开两道互为偏心的异形拱,活跃了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庭院氛围。玻璃与铝板的组合让建筑显得轻盈、活泼、开放与包容。尤其当夜晚灯光亮起,它像一个透明晶莹的盒子,成为全校最活跃的中心。

图书馆建成后,深受新校区师生的喜爱,成为了天津大学的新名片。


在这里读书是轻松和享受的

建筑师有意压低了图书馆的建筑高度,放大了建筑平面,并在平面里挖了一个 72 米见方的院子作为阅读广场。院子里种满梧桐、海棠、枸等树木,树下是可以阅览和交流的休闲空间。院内还引入了起伏的草坡和几块水池。庭院不仅仅是图书馆的庭院,更像是整个校园的公园。进入图书馆,人也沉静下来。

建筑与庭院的有机结合,使图书馆的空间模式由此变得特殊,不再是传统的那种高大、庄重的形象,而是通过中心“庭院”弱化建筑体量,让学生感觉读书不再是一个紧张、严肃的事情,而是很轻松、很享受的。

或许有的同学仅是无意间散步至此,就被美好的环境感染,坐在树下随手翻阅一本书;

或许有的同学来这里是为了与其他人会面、交流,在沟通中得到心灵的满足。

目前移植来的这些树还比较矮小,待多年后树长大的时候,建筑将会被互相交织的繁茂枝叶遮挡、消隐,会更有“绿林深处好读书”的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