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互学互鉴,数字经济架起中美“两湾”人才培养合作之桥

发布时间:2019-03-22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巴科时指出,教育交流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进中美友好的民意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主张互学互鉴,鼓励留学,支持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希望中美人文交流取得更多积极成果。

3月20-21日,中国浙江—美国加州两湾高等教育战略合作暨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美国加州高校联盟(Study California)、宁波工程学院、中美产教融合研究院联合承办,中美专家以“两湾协同共享,打造数字产业人才高地”为主题作精彩报告,来自130余家高校及行业企业的近300位代表出席会议。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出席并做主旨讲话,原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岑建君、美国加州高校联盟(Study California)主席艾米丽基尔希、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赤弟致辞,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主持开幕式。

 

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正在推动教育形态变革

会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作《数字经济——贯通世界的桥梁》的主旨报告指出,

当前世界呈现新的经济格局和文明格局,中国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以开放的心态推动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为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在面对经济、金融、技术进步等各种全球化挑战中,大学要担当创新,在中美两国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中担负更重要的使命。

“而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增长点,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教育形态的变革。教育形态的变革要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起点,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迎接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未来大学形态。”


高校面临数字化挑战与机遇

陈锋主任表示,高校在迎接数字化和智能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 需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兴产业组织方式和行业成长路径的变革,大量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产生,催生高校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 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革命将推动知识和能力的重构教育将在老师、学生和人工智能的三重叠加下,发生深刻的维度变化;

• 学习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打破现有学习方式和学校形态的时代局限性,不断突破各类教育形态及时空的原有边界;

• 创新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传统社会教育产业的分布,基于变革,不断探索当代大学通往未来大学的核心平台;

• 教师职业的深刻变革——教师面临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带来的挑战,不应受限于大学原有学科专业体系、组织架构和教学方式,而是站在前沿角度思考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变革。


应该和将要怎么做?他们告诉你

对于教育如何在数字化经济变革中发展,陈锋主任有以下四点建议:

1. 推动建立中国浙江与美国加州在教育领域的长期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

2. 以数字化经济、教育和科技发展为主要命题,探讨大学发展的责任、机制、模式;

3. 建立合作平台,鼓励两地高校以开创共享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4. 带动中美两地数字化领域领先企业参与合作平台的建设。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修全:“中美两国是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中美两国合作将深刻影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当前人工智能学科交叉不断融合,感知智能日益成熟,认知智能持续突破,数据智能成为主流,类脑智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群呈现融合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有效支撑智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一轮经济社会变革的驱动力量,引领数字经济向智能化升级。”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委员会秘书长钟晓流:“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应坚持智慧融通共惠的基本原则,具备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校园特征、智慧标志,包含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四个维度,由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技术支撑。应用驱动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是‘绿色’物理空间与 ‘智慧’信息空间的终极追求。智慧校园的建设应注重环境与资源体系一体化、管理与服务体系一体化的深度融合。”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军:未来大学将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大学所有员工所有活动都应以立德树人为先。未来的个性化教育应是基于需求大于基于选择、过程演化大于初始设计、个性设计大于统一方案、资源整合大于资源分配、部门合作大于部门分割。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学校成立全球数字公民教育中心,整合全校资源提升数字素养;专业课通过研究导向性学习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搜集整合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针对问题搜集资料的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形成和评估方案的能力等。

宁波市经信局副书记、副局长徐云:宁波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探索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果——以机制建设和资源整合为抓手,已经拥有了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了利民、高效的大数据共享建设服务系统(政务云),拥有高水平的智慧服务(智慧健康和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了区域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在未来,宁波将加快5G技术在通讯领域的应用,逐步完善综合应用体系和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全力推进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从而营造标准建设完备、信息网络空间安全的良好发展环境,让市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项目主管张闳肆: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引擎是未来大型的核心技术架构。打造数字共享核将强力弥合技术变革与学校形态演化的时滞差距;基于“数据中台”战略,推动新型学校结构的升级重塑;在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即时满足学习者中心的需求。数字共享核具有双向集成、闭环反馈的数据中台,产教融合、内外打通,以及寰球视野、开放互联的特征。打造数字共享核为学校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跨界融合——中美数字人才培养的共同趋势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苏国安、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副校长耿世刚、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马建荣、美国先进技术教育协会副主席栾晶、美国加州斯凯蓝学院副校长詹妮弗·泰勒、美国加州肯尼亚达先进科技创新教育计划负责人乔纳森·比塞尔分别从学科专业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等角度展开对话。

两湾研讨会除主题报告外,还通过公开课、参观考察、学术沙龙、展览展示等多样化形式,呈现中美两湾数字教育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方便中美两国代表全方位沟通交流。

国际课堂公开课——通过教育桥国际引智平台,美国南加州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教授给宁波工程学院师生带来两场公开课,讲解智能电网与区块链技术。

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公开示范课——依托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中美专家讲解多元化沟通与VR导论。

中美参会代表在学术沙龙上交流。


合作新机制建立

会上,浙江应用型高校联盟与美国加州高校联盟(Study California)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支持技术教育合作,共同设计学科和专业,开展合作教学,推动科研合作,推进浙江与加州教育领域的州省合作。

(通讯员  胡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