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如何推进平台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刊发英国技能优才中心主任马良《英国“学位学徒制度”及“产教融合型企业”浅析》一文,以英国就业形势为背景,对英国“学位学徒制度”的形成进行了线条式的总结,通过介绍英国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可供参考的“中英技能合作计划”。文章结合具体办学实务,对英国“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分析,对于新形势下的中英职业教育合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2019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提出要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本文以英国就业形势为背景,对英国“学位学徒制度”的形成进行了线条式的总结,通过介绍英国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可供参考的“中英技能合作计划”,并对英国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英国社会的就业形势

“英国学校联盟及高校领导者协会”(ASCL)成立于1874年,由1.8万所英国中小学、大学和教育系统领导者组成,专门负责为英国教育政策、教育大方向、教育者培训等出谋划策,其决策与建议直接关系到400万英国青少年的教育未来。2015413日,ASCL在其官网上发布的教师岗位空缺情况调查显示,44%的英国中小学表示英语教师岗位空缺、52%的学校数学教师岗位空缺、50%的学校科学教师岗位空缺,超过86%的英国学校表示难以招到主课老师,62%的学校表示副课老师也难招。ASCL秘书长布莱恩·莱特曼声称:“现有的师资供给模式已经不能正常运作。学校在全国各地招募有职称的教师、中高级管理者时,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英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国内外政治生态的恶化,使得英国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新生产业直面挑战,传统行业被迫转型,就业岗位成了关注的焦点,人才选聘更加公开、公正和无情面。用人单位把应聘者的适岗程度作为招聘员工的重要条件,从而促使院校教育与产业的融合日趋紧密。英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院校的学术教育,同时积极鼓励“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一体化发展的“TVET组合”(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形成了统一质量保障的四大标志:以市场信息为依据、以产业标准为基础、以就业渠道为导向、以学徒制度为动力。

英国的“学位学徒制度”

英国产教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和学位学徒制。其中,“学徒制”谋求学校和企业各管一段、相互补充,“现代学徒制”明确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核心,而“学位学徒制”则是企业和院校在更高层次的深度融合。

2012年,英国发布《理查德学徒制评论》,提出了学徒制度方案,其核心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使学徒制度从规划、补贴、推广和评价方面均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由企业主导学徒制的规划和实施、提升学员的适岗程度从而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理查德学徒制评论》促使413种“现代学徒制标准”取代了传统的“学徒框架模式”,而且新的学徒制标准每周都有所增加,预计到2020年就会完成这一过渡。

“现代学徒制”由企业所领导的专门机构分专业编制,并附有课程考评计划,为学徒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现行标准修订了有关内容,其中包括:20%的“脱岗”培训,可衡量的可转移性技能和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负责的结业考评(EPA),旨在确认学徒对于某专业的综合适岗能力。在这样的体系下,学徒较早地被导入了职业生涯规划,而企业则可以见证学徒的成长过程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于双方未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英国从2015年推出“学位学徒制”,分为本科(对应于职业资格六级)和硕士(职业资格七级)两个层次。这个制度在原有的大学文凭课程中融合了由企业参与的在岗学徒培训,有部分大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博士级学徒制(职业资格八级)。“学位学徒制”具有“企业全程参与培养、充分了解学员情况、适宜培养员工忠诚、易于获得学生贷款、提升学生幸福指数”等特点,因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新的学徒标准和课程不断形成,甚至已经导入公共事务领域中(如教学、护理、警察和社会服务事业等)。“学位学徒制”满足了紧缺行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对于人才转岗和发挥潜能有着更为现实的作用。企业和学员对此充满信心,认为这才是“公平教育”。2016CBI教育和技能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希望在未来几年为更高水平技能的人才提供更多的职位,超过61%的家长表示他们会支持子女从主流大学的“传统学位”转选“学位学徒”。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典型案例

英国国家铁路技能培训学院(NTAR)是由英国交通部和德国西门子公司于2015年等比例出资成立的合资企业,由英国国家铁路技能研究院代表英国交通部监管。其经营宗旨是:助力英国交通部的“交通与基础设施发展战略”“铁路产业链发展战略”以及“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实施方案”。NTAR汇集了英国最全套的轨道交通相关零配件和辅助装备,其中许多设备均由企业捐赠而得,有不少组件(甚至整车)都是由学员开发而成。经过三年多来的不断积累,NTAR已经基本配齐了轨道交通行业的各种部件,具备了完成各类教学和实训任务的条件。NTAR从创立之初就遵循“数字化”战略,实行全面无纸化教学,所有课程均以VR等形式呈现,并以大数据模式进行管理。学员学习过程全部由电脑记录下来,再由人工加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NTAR在推动和管理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管理体系,对于整个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质量保障的示范效应。经过严格的投标程序,NTAR中标成为英国数字化行业的质量管理机构。2018年底,NSAR和英国技能优才中心(UKSCE)联合中标英国外交部繁荣基金项目,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技师进行“EAL二级证书”的培训。受训学员和本地培训师深刻感受到了中英两国职业教育的差别,认为英国方面有“鼓励创新、注重安全、乐观工作和职业风范”四个方面的明显优点。

根据十六年来中英职业教育合作的经验,英国国家铁路技能研究院、英国技能联合会和英国技能优才中心提出了“中英技能合作计划”。该计划拟选择50个中国城市,以“一城加一校”的模式,借鉴“英国学位学徒制”,整合中英两国“产教融合”资源,形成“中英技能协作平台”。所谓“一城”是指:选定某一城市,根据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制“应用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一道提供课程、师资和日常培训,以“一年期顶岗学徒实训”(通常是学生的毕业年度)完成学位实训和适岗培训,从而完成“从学员至员工的最后100米”产教融合。所谓“一校”是指:在上述选定城市,选择一所职业院校,配套上述“一年期顶岗学徒实训”进行“三年期经营型学位学徒培训”(通常针对在校学生),从而完成“从学生至学员的最初900米”产教融合。

“中英技能协作平台”依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课题报告,优化“技能教育国际化引擎CDM”。该“CDM引擎”由SICSIDSIM三个部分组成,其中:SIC是指基于课程和师资联合提供的“国际产教融合学位学徒制”,SID是指基于学员真实信息的“第三方公信力大数据体系-技能身份证”,SIM是指基于区域总体情况的“人力资源评估评价体系”。

英国各行业均成立有“国家技能研究院”,负责协同政府进行“政策解读、标准制订、证书发放、产业引导及招标服务”,其中比较活跃的26个“国家技能研究院”成立了“英国技能联合会”。“中英技能合作计划”提供“高本硕连读”的“十年一贯制一站式服务”,导入经汉化和本地化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产教融合方案”,有效支撑“1+X”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实施。中英双方可以“合作办学”“合资企业”以及“购买服务”的方式,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和“职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完善。本文认为“1+X”应该是“教学与实践的完全融合”,解决中国职业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