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从理念到实践,智慧学习工场体系如何构建?

发布时间:2019-11-18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日前在苏州市举办的未来教育形态变革(暨智慧学习工场2020建设标准指引)研修班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智慧学习工场业务团队从智慧学习工场的建构逻辑、演化路径以及多维突破的创新实验,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训基地与金融支持方案,数字化、智能化共享核平台设计,智慧学习工场申报、建设、认定流程四个方面,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围绕产教融合与智慧学习工场的相关政策、关键性概念、方案与流程设计等进行了深入解读与阐述。 

智慧学习工场是产教融合深化的新平台,是适应科技革命的新机制,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新载体,是未来学校形态的新探索。它使教育、人才、科技、产业和信息等要素更加充分和广泛的聚集、融合、互生、共享,以创新实践引领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变革,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提供基础架构,从而加快构建以人才和科技为支撑的、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推动5G、大数据、VR&AR、区块链等技术综合集成,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中心,灵巧学习、集成化场景、全域感知、数字化评价、智慧管理等有机结合、自我演进,与其他产学研和社会组织广泛互联。立足每个人的发展需求,设计每个学习者的能力图谱和流线,为学习者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建立教育供应链体系,打造学习者永不毕业的学习时空。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从四个方面持续推动智慧学习工场的创新性实验,包括构建学科专业集成与全场景要素、新型大学(校区)的设计实验、创新型企业基地、综合型园区和实验区等。 

多维突破,壮大产教融合要素

从大地到星云,培育教育大脑。产教融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以后,面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新的技术革命冲击,怎么样面对未来,怎么样获得面对未来的能力,又将如何创造未来,这是智慧学习工场要解决的问题。以顶层设计描绘建设蓝图、制定实施路径,通过数字化,实现管理从抽样评估向全面掌控转变,日常服务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教学形态从“经院式”向“广场式”转变,科研投入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的四个转变。

积极创建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创新共同体,使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更清晰,办学特色更鲜明,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能力更突出,努力实现高水平应用型高校之间的共建共享,坚持优势互补、互信互促、创新协同,建立全面、紧密、可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体成员价值共识、利益共生、情感共鸣、责任共担、创新共进、协同共赢。

产教融合的效果最终要落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

中心以“设计一课”为基站,连接应用型高校、打破高校间壁垒,实施“点点行动”。即“点石成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点燃火种”提高教师积极性,最终形成“课堂革命”“质量革命”的燎原之势:

l  “点石成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拥有就业、实践和终身学习能力;

l  “点燃火种”,提高教师积极性,挖掘一批一线高校、企业教师,给教师们展示教学能力、课程设计思路的平台,鼓励教师投身于课程建设中来。

汇集中国应用型高校,关注教学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两大要素:学生和教师。把握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迫切需求,确定相应专业核心能力,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应用型课程,形成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高校标准。

建立产教融合改革路径机制

——建设试点、实训基地与金融支持

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

 

Ø  以建设试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大规模、综合性改革,涉及多主体、多环节、多层次。统筹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重点作用为产教融合的多元主体构筑了融合创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快在实践中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高校要发挥产教融合核心基点定位,发挥贯通枢纽优势。

Ø  以实训基地打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载体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学校和企业人员、文化、管理、技术等创新要素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是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科学研究的流程再造、机制融合,打造城市节点互联互通的关键枢纽,是行业支点辐射引领的重要载体,是企业重点创新要素供给的核心场所。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和开放平台建设,最终能够形成覆盖国家全产业链、引领行业标准、培育创新人才的国家骨干架构网。

Ø  以金融创新赋能产教融合链式融合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致力于搭建“平台-清单-产品”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创新产教融合信用体系与信息平台,因需定制产教融合金融产品,以金融连接产教融合的各类微观主体,畅通产教融合链条,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

数字化、智能化共享核平台

北京国育智擎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学习工场研究院)为院校提供专属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院校基于“数据中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教育形态演变。

北京国育智擎科技有限公司基于3 年来服务中心产教融合项目、智慧学习工场项目的实践,形成了深刻的行业理解、深厚的产品积淀以及数百家院校的成功案例,提供了智慧学习工场的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平台服务。

智慧学习工场的数字化、智能化共享服务,覆盖校企专业共建、学科集群优化、高校教务管理和科研管理等四大关键业务应用场景,具体搭建了智慧学习工场的师生能力证书平台、校企合作专业共建的管理平台、学习者的学情分析平台、院校运营数据决策的数据服务中心、战略性新兴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 网络等)知识共享中心等模块。

智慧学习工场申报、建设、认定流程

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全新开放的新型教育的实验平台,以共建共享为核心机制。中心秉持“开放共建”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类主体参与智慧学习工场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学校、研究机构、企业、园区和地方政府,可以由单个学校、企业和园区独立建设;也可以由学校牵头相关企业、园区或地方政府联合建设;还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建设。

智慧学习工场建设、评价、认定过程中规建中心遵循“开放共建、多维切入、平台赋能、学生本位”的原则指导各项工作。主要流程如下:

在申请和方案设计阶段,中心将通过指引解读、案例推介、专家指导、开展培训等方式,加深建设方对智慧学习工场理念与建设标准的理解,准确定位智慧学习工场的建设类型与切入点,明确顶层设计思路和特色发展方向,以中心机制创新的经验指导建设方进行方案的优化升级。

建设方获得授权后,将纳入智慧学习工场体系,在建设阶段获得全面资源对接,实现“平台赋能”。中心将整合国内国际资源与建设方共建供应链体系,接入中心“一体两翼”国际合作创新网络,对接创新中心、国际课堂等平台资源。同时还将在智慧学习工场中植入共享核,通过双创与企业家学院形成产教要素的深度融合,通过金融支持平台保障智慧学习工场建设的顺利实施,通过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共享学习资源与智能化学习引擎。

除此之外,各类通过认证的智慧学习工场成果产出可以纳入统一的认证交互服务平台,为成果转化、价值实现提供路径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