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中国高等教育》: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平台战略

发布时间:2020-01-19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日前发表署名文章《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平台战略》表示,建设试点为产教融合综合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提供了试验平台,为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走向高维跃迁提供了战略平台,为打造行业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了关键节点平台。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部署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城市承载、行业聚合、企业主体作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路径机制,以重点带动全局,标志着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正由“破冰期”迈入“深水期”,成为引领新时代教育、人才、产业、经济变革的战略方向。


建设试点为产教融合综合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提供了试验平台

建设试点以城市作为改革的“基本盘”,能够有效统筹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全过程、各环节的产业、教育、人才、科技、金融、财税政策体系,系统降低产教融合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高效的产教融合服务和政府治理环境,使产教融合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大胆实践相结合,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合力。此外,以城市试点为基础统筹开展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建设试点以及“双一流”、应用型高校、“双高”建设,能够将产教融合作为关键变量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优化市域内资源配置,形成政策与制度安排的倾斜合力,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贯通、协同与促进。


建设试点为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走向高维跃迁提供了战略平台

产教融合不断在创新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从全局看,还存在认知不充分、推进不平衡现象。许多地方将产教融合等同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点对点”“浅层次”“偶然性”居多,未建立系统、持久的大格局。许多地方推进产教融合仅仅为解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用工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甚至将毕业生培养成随时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流水线上重复劳动的低技能工人。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要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要与牵引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方式变革结合。建设试点从政府与市场、供需两端多维发力,聚焦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区域性、行业性平台,以大舰战略撬动学校形态变革,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教融合成为解决发展动力从哪里来、人才从哪里来、创新从哪里来的一剂良方。


建设试点为打造行业创新生态体系构建了关键节点平台

城市、行业、企业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度多层次,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开发创造了无限连接的骨干网络。企业是连接学校、园区、政府、科研院所等微观主体的重要渠道,也是孕育共生思维、打造价值共同体的一线阵地。通过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服务,促进价值链贯通循环,产业链延伸升级,为行业创新生态创造了增量价值。行业平台是打破边界、协同攻关的主战场。通过在更大范围汇聚上下游资源,精准预测行业人才培养数量、规格、层次,打造行业人才培养与创新攻关的供应链体系,为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服务业崛起汇聚新动能。城市平台是行业创新生态网络化的神经载体。通过提供集成化行业应用场景,创造互联互通的资源、政策、人才、技术、资本等网络环境,为加速行业创新生态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平台与机遇。

产教融合天然的跨界性决定了产教融合的平台化发展模式。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汇聚成为创新发展的关键。产教融合始终围绕着创新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开发这一主线,注重发挥广大高校在创新人才流通中的重要枢纽作用,打造跨界创新要素引力平台。一方面,以地方高校为中心,围绕区域产业升级与数字化、智能化变革趋势,打造高校、企业、政府、社会多元融合小平台,发挥教师、学生在区域平台中的关键作用,形成基于共同价值点的资源聚合、集成、转化循环;另一方面,以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中心为骨干,发挥科技领军人才、行业带头人才的关键作用,形成品牌效应,打造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大平台,促进各类要素的集成、共生、演化。大平台和小平台之间通过数据、人才、项目互联互通,形成高质量资源协同,打造强大的要素引力场。

产教融合通过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重塑价值链,为参与主体的分类、精细化定位创造了新的广阔空间。构建产教融合平台就是要将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共生关系,通过差异化、互补化的资源供应体系,实现上下游连接贯通,利益共创共享,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组合优化,实现更高维度的利益最大化,持续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变革。

深化产教融合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管理者、社会等多层次主体,涵盖课程、实训、培训、中试等多维供需关系。在实践中,往往因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束缚了产教融合的效率和深度。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为融合效率提升创造了历史机遇。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整合供应链资源,精准反馈目标用户群,将有效促进供需联结的自适应,有效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有效提升了资源的转化成效,为更大范围、更多维度的要素对接、资源转化、价值创造与成果分享奠定了可持续发展基础。

平台战略为产教融合改革注入了裂变级能量。推动产教融合平台化发展,将激发数以万计的企业和高校共同探索全新的教育形态、产业形态、创新形态与治理形态,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建设道路、模式和路径,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参与产教融合综合性改革的各方要基于自身的特色优势,共建共享,发挥合力,形成产教融合的指数级裂变。


【作者单位:张彦群,黄淮学院;徐梦阳,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