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智能+”时代的教育梦想丨 IFIE2019深度盘点

发布时间:2019-05-20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把握全球“智能+“技术集群的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建立开放、灵活、灵巧和因变的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新教育的重要使命。

在近日召开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

国家近期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全面谋划了智能时代的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蓝图。


智能教育划出新时代蓝图

围绕“智能+”技术的教育探索,已经纷纷涌现。在高等院校,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专业体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在职业院校,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正在完善,相关技术技能人才正成为热门。

智能教育将会发展成什么形态、需要具备什么技术条件、应当如何组织运作?

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拥抱智能+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教育形态变革”本次分论坛汇聚了来自一流大学的学者名师、地方本科院校的变革推动者、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国智慧教育实践的先行者、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性实验室等代表,旨在整合理论、实践、应用和创新等多个层面的经验,系统性地探索“智能+”教育的深刻内涵。


推动产教融合的数字大机遇

在分论上上,北京大学窦尔翔教授在《数字经济域与公民数字素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到,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等,在此基础上,经济社会形态变革发展为完整的数字经济域。产教融合中的‘产’必须得到细化,使我国的产业通过核心竞争力永远站在世界发展前列,把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产教融合要加强创新产出,通过自我创新培养发展自信。产教融合的高维范式,拟通过产教融合的高维发展培养教育有机体,基于共享共融,经过共产、共商,达到共生,并最终实现共赢、共融。

清华大学李昶研究员在题为《‘数字+’文创的育人新功能:振兴传统文明》的报告中提出,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推动了文化创意的巨大变革。如何将“数字+”技术更有效地赋能文化创意,首先是要遵循“内容为王,内容致胜”的基本逻辑,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的发展,最根本是内容的生产和提供。同时,要推动文化、科技和美学的融合式发展。其次,加强跨文化的国际合作交流,也是增强文化包容力、融创力和凝聚力的途径,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融入百姓生产生活中、融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并依靠产教融合的制度设计,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的展示空间。

 

“智能+”技术将快速发展

学堂在线副总裁潘守东从课堂教学和打造金课的微观层面出发,通过智能技术与观众现场互动,将报告PPT同步到观众的手机上,观众可根据进度随时回看,并开展了个性化问答、民意调研和自主复习等环节,报告者则可根据观众反馈来实时、精准地调整报告内容和重点。微观层面的课堂实践,生动地印证了“智能+”技术集群的快速发展,将会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在中观层面,华为中国区高等教育市场总监李松萌将视角从课堂切换到校园,剖析了高校普遍存在的“中等信息化困境”,并强调了ICT技术是建立全感知、全互联、全智能的智能世界的基石,只有破解高校数据难共享、应用碎片化、业务不协同、缺乏数据治理问题,才更可能促使高校管理从“抽样”评估向“全面”管理掌握转变、日常服务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教学形态从“经院式”向“广场式”转变、科研投入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以“小”数据中台撬动“大”数字生态。

从宏观层面出发,鹏城实验室AI开源平台办公室主任刘明,从国家大力推进建设AI开源开放平台的全球战略意义出发,阐明只有通过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数字社区建设,积累海量丰富的大数据处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我们才更有可能连接一切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开源启智、激发更多的创意、创新和创造,让AI的开源开放平台逐步转化成有价值的生态系统,让企业运营更有竞争力、产品更智能、用户体验更好,让高校、政府、非盈利组织等运行得更有效率。

就“智能+“技术的横向生态建设的议题,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吴健教授论数据了“数字技术”和“绿色能源技术”两大“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点,以取得“1+1>2”的综效,并以“新一代校园智能微网”为案例,说明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如何帮助校园的能源网络规划更科学、布局更精简、运行更高效。

 

抢抓“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新机

【高端对话】环节中各位嘉宾进行了激烈的头脑风暴,立足于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进行了精彩分享,其中,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投资建设处副处长王晴,就“智能+”技术的垂直生态建设,对“智能+”绿色校园、“智能+”校园后勤、“智能+”能效领跑等重点项目进行了丰富的介绍和阐发。

通过本次论坛的学习,与会观众纷纷表示对数字化、智能化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学校治理水平提升、教育形态演化和产教融合机制创新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会者认识到面临新技术革命的大变局,学习者、教师、管理者、学校和教育行业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智能+”变革,抢抓“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新机,并持续推动这份卓有意义的事业。

(通讯员  张闳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