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乡村振兴: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新作为丨IFIE2021分论坛

发布时间:2021-12-08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在新时代征程中,高校发展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作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对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各高校以人才培养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以科学研究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以社会服务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保障;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

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分论坛五以“乡村振兴: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新作为”为主题,8位嘉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享高校服务乡村发展的理念思路和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数字技术服务乡村教育新路径、学生劳动教育践行建设乡村使命、共同富裕示范区高校经验做法等多项精彩内容。

人工智能时代的乡村教育创新之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于发友

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乡村振兴必须紧紧依靠教育。报告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要驱动力量,未来将更深远地服务于乡村教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包括乡村教育在内的教育变革提供了新路径,需要我们超前识变、主动应变,通过科研引领、区域联动、智慧共享等方式,共同开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新时代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滇西区域数字经济与康养产业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 索昕煜

报告分享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如何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运用数字经济与产业互联网应用技术相结合方式,为滇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研项目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数字产业导入窗口等服务。

“滇西大始终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摒弃学校本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克服闭门造车的顽疾,强化校企双主体的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把行业、企业、产业新业态的新调整、新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红色引擎 绿色发展——温州理工学院的“乡村故事”

温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定福

温州理工通过红色党建与绿色乡村有效结合,为乡村振兴发展聚拢了人心、提振了精神,树立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示范。

“构建面向新农村、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的学科专业性布局,聚焦温州乡村振兴发展方向,温州理工学院用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对接创新链,知识链对接服务链,打造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源泉。”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数字高速搭建人才桥梁,开启乡村振兴新引擎

西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苏长林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是全国最后摘帽的52个贫困县之一,2020年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定点帮扶下成功脱贫。西和县通过原汁原味的乡村振兴发展纪实,深刻阐释了美丽乡村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未来将绽放出乡村振兴壮丽本色。

“西和县注重扶贫与扶志结合,精准施策、凝聚合力,从根本上拔除穷根,使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承作用充分发挥,朝着优质、优化、优秀的方向快速发展。”

北部湾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陈锦山先生以“打造北部湾地区当代版‘三下乡’行动案例”为主题分享。北部湾大学注重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通过乡村“三下乡”学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乡土情怀。

浙江万里学院校长应敏教授以“实现共同富裕,打造数字乡村——鄞州·万里乡村振兴研究院”为主题作案例分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地方高校作为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要肩负起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使命。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安学武高级工程师以“产教融合促振兴,精准帮扶助就业——西铁职院乡村振兴特色案例”为题进行分享。服务西部等偏远地区学生创业就业,是高校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保障,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用智慧服务于家乡建设,用志向投身于乡村振兴发展。

黄淮学院村振兴学院院长邵莲芬教授以“乡村让生活更美好——黄淮学院以智力人才优势致力于服务乡村”。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为乡村教育提质增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人才效应合力,才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