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将于12月8日-10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
论坛以“建强应用型高校,培养支撑全面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围绕“时代定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战略引领:塑造应用型高校创新生态”“数智赋能:提升应用型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互鉴共创: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议题,探讨进一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发挥特色和优势,聚焦服务地方,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分论坛四——互鉴共创: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而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参与和塑造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依靠我国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构建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必然要求。通过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性事务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加快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
议题一:引进来——开拓国际化视野,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本议题将围绕国际化应用型高校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应用科学教育、开展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夯实合作交流平台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案例。
议题二:走出去——构建开放新格局,推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中国职业教育正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议题将聚焦教育对外开放,探索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促进各国职业教育繁荣发展,在产业发展、技能开发、稳定就业等世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上积极提供中国方案。本议题邀请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山东职业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典型职业院校专家,以品牌+国别(区域)的方式就“班墨·学院”“秦岭工坊”“墨子工坊”等品牌特点、规律、落地条件进行实践案例分享。
议题三:职教先行——走向世界的机遇与挑战
本议题将邀请江小华做专题报告,并邀请各案例分享院校专家就如何处理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内和外、培和育、产和教、急和缓、海外与本土”等问题进行圆桌对话,共同探讨职教出海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