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带着初心再出发!“大平台+”产教融合的“聚变”行动要开始了

发布时间:2019-07-05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行先试,在持续的理论创新与落地实践中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业务架构,做优做强产教融合业务集群,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征程 全面把脉产教融合项目

为准确把握新时代学校创新发展的新需求,掌握各高校参与“大平台+”系列产教融合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项目实际运行情况,落实项目质量保障机制,深化“大平台+”战略共识的理解和认同,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建设中心决定开展2019“大平台+”系列产教融合项目质量巡检工作,此次巡检可谓是推动各项目持续升级演化的一次“聚变”行动。

此次巡检对象为“大平台+”系列产教融合项目全部落地院校,巡检主要针对相关院校项目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的进展情况、项目立德树人,以育人质量为主线,学科专业集群、实训基地、科研协同、社会服务等推进改革的工作情况、项目向平台化、生态化演化的创新举措与成效等方面展开年度巡检。

入校巡检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项目院校就项目进展情况开展自评,填写相关调研调查问卷;

二是由中心、专家组、项目合作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入校实地调研;

三是总结反馈。中心建立成果清单与实施方案,形成问题台账。坚持问题导向,形成发展合力。

再深化 项目院校谱新篇

按照巡检工作部署,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616-19日组织第三方专家团队、各项目专家团队、项目合作伙伴深入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开展了项目预评估工作。通过工作交流与研讨、查看项目材料、师生分组座谈、实地参观、现场反馈的方式对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应用文科百千万工程、凤凰数字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及中欧/中澳/中新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实施建设进行了全面评估。

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于2016年启动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与云计算方向)和通信工程专业上进行开展深度合作,项目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管理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基地管理委员会,合作专业师生在教学能力竞赛、双创竞赛中均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学校承接涪陵能源集团等地方产业、军队多项横向课题,构建了专业共建、师资混编、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实践共担、改革共推的深度合作模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5个产教融合项目(覆盖7个学院)均已落地,每年的招生数能达总招生人数的20%,走出了一条“传统文科融合转型、理工科跨越式发展、国际合作集成性推进”的多样化、互补化发展之路。院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应用性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合作项目学生多次获国家级、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教师多人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AR/VR虚拟交互高级人员认证等相关行业企业认证证书,学校获得来自区域行业企业的社会服务经费累计达200万元。

通过对长江师范学院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产教融合项目预评估,各项目在发挥好改革试验田的功能,不断迭代丰富合作空间内容,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向平台化深化演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把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成为应用型高校向高水平迈进的战略支点与重要支撑。

全对照 不忘初心再出发

627日,在项目巡检预评估基础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召集项目合作企业相关负责人召开研究项目巡检工作会议。进一步优化项目巡检工作方案,明确巡检的目标意义、总体工作安排、调研流程、各方职责人工和预期目标等事项。

会议强调——

项目质量巡检旨在对标对表中心在项目设计初衷目标,对照中心“大平台+”战略的发展思路,对照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现实需求,对照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行业贡献,寻找项目实施差距,明确项目优化方向,探索分享项目平台化发展的路径经验。同时确定项目巡检要覆盖“大平台+”系列所有项目的全部落地合作院校,巡检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在暑假开始前,每项目选取一到两所落地院校进行调研;二是9月开学后,启动全面巡检,分批次多维度对全部落地院校进行调研。

630日,中心调研组赴福建泉州信息工程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开展项目巡检工作。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数据通信、云计算、移动通信、承载网、物联网等5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实训室,听取了常务副校长林东关于项目实施整体工作的汇报,调阅了项目实施方案、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项目支撑材料,并与项目方负责人、项目师生代表展开座谈。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除面向深度融合的通信专业和物联网专业700名学生的教学外,还面向其他计算机及网络、通信类工科专业辅修课程教学及实践,承担政府、行业企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企混编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并推行“双师深度融合,理论紧密结合,强化能力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师资在学历教育和技能培养方面的优势。

调研组在现场反馈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ICT产教融合项目的建设发展成就,同时就产教融合项目的深入推动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一是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行业学院与产业研究院的融合,引导教师解决行业中的问题,搭建学、研、用、产融汇贯通,形成集团作战模式;

二是学校产教融合项目单一、专业集群少,需要结合专业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专业发展的龙头;

三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国际合作的整体平台建设,培养一带一路本科工业高技能人才。

此次项目巡检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体举措。中心将对入校调研情况进行汇总,就产教融合项目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间,定期总结检查,发挥中心、学校、企业各方推进项目升级提质增效的合力,将教育报国的初心和立德树人使命转化为教育创新改革的现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