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 > 课改动态
【专家观点】姜大源:课程开发的关键——结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14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学校和教师的“基本功”——课程开发,是学校和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一、课程开发的关键是结构

课程开发的关键不是内容,而是结构。课程内容是根据培养目标来确定的。培养研究型、学术性人才,与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往往是对相对静态的学科体系演绎的结果,而应用型、职业型教育的课程内容,往往是对未来职场应用所需能力归纳的结果,且伴随科技发展对职场所需知识要求的不断变化,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如果我们找对了课程内容,但是依然用知识范畴、理论发展等传统逻辑结构来组织课程,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有效架构和排序,那么,这种课程依然是基于知识存储的课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储存知识,以储存知识为目的的课程体系是有待改进的。

进一步思考,储存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应用。我们能用储存知识的结构来开发课程,也就能用应用知识的结构来开发课程。国际上把应用知识的教育称之为行动导向的教育,把与之相应的教学体系称之为行动体系,也就是工作体系。这意味着,存在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内容排序方式,即应用知识的课程结构形式。

何谓应用知识的课程结构形式呢?与基于主观认知层面的、结构化存储知识的课程不同,基于客观事实层面的、行动知识结构化的应用知识课程,其结构遵循的是“事实逻辑结构”——工作过程,这是与应用知识紧密相关的结构。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工作程序,是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对学科体系进行构,工作过程进行重构,不是消灭学科体系和知识,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只是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并非所有人类留下来的间接知识都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只需要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变化,其在质量上发生的变化不是知识空间的物理位移,而是融合。课程不再关注建筑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更多地是着眼于蕴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应用知识的每一工作过程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形成的过程序列,而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自然形成的过程序列。强调基于工作过程这一结构来开发课程,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工作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实际的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化处理,使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应用的过程。因此,从工作过程导向走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一次创新性的突破。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设计

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从职场需求出发,选择足够多的样本,根据对应的职业技术岗位群去寻求典型的工作任务。我们应该从职场结构、职业成长规律等方面考虑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课程的整体结构,即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或称为课程门类的开发;第二层是课程的单元结构,即一门课的课程结构开发;第三层是课程的教学结构,就是一门课的课程实施,即教学结构的开发。

1.关于课程整体结构的设计

首先,应确定职场或应用领域里的典型工作任务,即确定课程的整体内容;其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归纳出行动领域(工作领域);再次,将行动领域转换为由多个学习领域组成的课程体系。

2.关于课程单元结构的设计

可以根据职业特征和完整思维,将每门课分解为主体学习单元(学习情境),每个学习单元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作过程。具体操作有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过程,梳理并列出这一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第二,选择一个参照系对这一客观存在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第三,根据这个参照系确定三个以上的具体工作过程并进行比较,按照平行、递进和包容的原则设计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结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平行式结构,第二种是递进式结构,第三种是包容性结构。课程单元结构选择哪种方式,根据具体职业情境和课程性质而定,可以纯平行、纯递进、纯包容,也可采取三者排列组合的形式,但必须强调的是,比较应在同一个范畴进行。

3.关于课程教学结构的设计

要将实际的工作过程,根据完整的行动和思维的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将其设计为教学过程。需要强调的是,工作过程是客观存在的,而教学过程却是对其进行基于教学原理加工的结果,即在前述演绎出的三个学习单元基础上,设计有逻辑关系的、用于教学的工作过程。它强调通过比较学习的方式,实现迁移和内化,进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及教学还必须设计相应的载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载体中要隐含解构后的学科知识。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案例

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需要供给两个最重要的“产品”,一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即合格的毕业生;二是为学生提供合格的课程。没有合格的课程不可能有合格的学生。因此,课程是核心,教师是关键,硬件是支撑。知识和技能无法穷尽,一个人的发展不是学习无穷尽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习方式。《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从具体的小道中获取大道才是永恒的,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从而得到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这才是永恒的。

以玩具制作为例,按学科体系序化课程知识,是分别讲述玩具产品样板的种类、材料、工艺、制造、质检等知识内容,最后至多加一个实践课。学生学了很多知识,但就是不会动手制作。这种课程开发方式,重在知识的存储而忽视知识的应用,是当前课程设计以及教育观念中的一个极大弊病。现在,我们要对客观存在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

学习情境一:来图纸的玩具产品样板分析与制作。通过来料加工的图纸,掌握玩具产品的基本制作过程。但是如果仅仅只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很可能就不会制作玩具了,也就意味着课程从复制学科知识,走向了复制具体工作过程。因为没有比较学习,学生不具备迁移的能力。

学习情境二:来样品的玩具产品样板分析与制作。这里没有出现图纸,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对样品进行测绘再设计图纸,然后重复第一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来完成样板制作。这样,在做第二个工作过程时,包含了第一个工作过程的步骤和内容。而通过两个工作过程的学习,学生对玩具样板制作的工作过程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认知与掌握,但两个情境的比较可能具有偶然性,鉴于此,必须进行第三个工作过程的设计。

学习情境三:来效果图的玩具产品样板分析与制作。构建出既没图纸也没样品,只有效果图的场景,此时学生必须学会先按照效果图制成样品,再绘成图纸,再加工成正式的样板。第三个工作过程在掌握前两个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将学生能力大大推进了一步:从操作走向设计。

学习情境四:来创意的玩具产品样板分析与制作。此时,既没图纸,又没样品,也没效果图,只有客户对想象中的玩具的口头描述,学生必须学会把客户的口头描述表现为效果图(注意:这是一个创意的过程!),再制成样品,再以样品为依据绘制出相应的图纸,最后制成样

不仅是一个很好地体现了基于比较、迁移和内化原则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而且也是一条将创新融入课程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判断一个课程的设计是不是遵循“比较学习”原则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有三条原则:第一,比较对象必须有三个以上;第二,比较必须同一范畴;第三,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一定要有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载体。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象的载体,通过比较实现迁移和内化,这是对载体的功能要求。每一个载体一定要隐含解构后的学科知识,再通过多次的类比,实现对概念的理解,这是对载体的结构要求。

课程只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和经济产业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建构的课程,由于工作过程能与企业发展相对接,故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最有可能跟上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最有可能跟上企业的技术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以工作过程的“小道”最终追寻职业与能力发展的“大道”,这样的教育和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才是最有意义的。

本文根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院长姜大源在第六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上的主题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