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关于实施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和农校对接扶贫推进工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12-13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各有关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对食品安全、绿色农业、供应链改革、精准扶贫等领域进行了全面部署。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作出部署;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多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农校对接”,成效显著。农校对接在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绿色食品供应链创新和教育扶贫等领域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农校对接和高校食品供应链改革,并服务“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战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决定实施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和农校对接扶贫推进工程。

一、目的和意义

实施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和农校对接扶贫推进工程的目的,是在学校建立绿色、安全的食品供应链,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对优质餐饮服务的需求;建立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与现代学校制度相匹配的现代化后勤采购和供应模式;充分发挥农校对接在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实施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和农校对接扶贫推进工程,有利于学校引进绿色健康无公害食品,保障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有利于降低学校伙食原材料采购成本,充分体现教育的公益性;有利于打造现代化学校绿色食堂,推动建设绿色学校;有利于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基地供给侧改革,发挥教育系统优势深化精准扶贫。实施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和农校对接扶贫推进工程利师生、利学校,利国利民,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总体目标

建立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形成优质、优惠、透明、源头可追溯的伙食原材料供应渠道;完善农校对接平台和机制,创新学校伙食原材料采购、供应和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基地式转化,更好服务农业现代化;探索农校对接精准扶贫模式,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

三、主要任务

1. 加大宣传教育引导。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学校绿色食品供应链和农校对接扶贫推进工程的重大意义。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切实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把师生绿色安全饮食和健康生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绿色食堂建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把推动后勤供应链创新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精准扶贫战略对接。中心将加大对示范项目、成功经验、创新案例的宣传力度,引导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程实施。

2. 推动绿色食堂建设和认证。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指引,深入推进绿色食堂建设,引导学校在基础设施、管理机制、采购模式、绿色食品、卫生安全、营养搭配等方面全面贯彻绿色理念。推动学校食堂科技创新和应用,有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抓紧研究和制定绿色食堂标准,逐步对绿色食堂和原材料供应商实施认证,对绿色食堂的建设和运行进行持续的跟踪评价。

3. 推动建立安全的饮用水体系。以安全+健康为指引,推动建立一套覆盖供应、输送、终端使用各用水环节的饮用水供应保障体系。加强用水安全管理,完善直饮水卫生标准。通过加强管理、更新设施、应用新技术和开展节水教育,推动学校建立安全的饮用水体系。建立第三方监测检验制度,在充分保证饮用水安全的同时,充分保证饮用水的健康、营养。

4. 推动完善农校对接基础平台。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指引,推进农校对接电子平台+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平台化、网络化、透明化、基地化、规模化采购模式,使食堂伙食原材料采购可追溯、可比较、可评价、可问责。建立学校食堂采购大数据平台。依托农校对接电子平台,加强学校食品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建立学校食品服务企业和供应商诚信评价体系。

5.推动农校对接基地科技创新。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指引,引导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农校对接基地,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整合高校科技人才和资源,促进现代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供应链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在农校对接基地集成应用。引导农校对接基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人才培养、农业旅游、学生游学、精准扶贫等多方面的作用。

6. 推动农校对接供应链改革。以建立与互联网、物联网高度融合的绿色食品智慧供应链为指引,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改造,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供应链体系。推动建立学校团餐联盟,发挥政府、学校、企业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农校对接供应链改革中的协同作用。

7. 推动农校对接精准扶贫。以需求市场引导基地生产为指引,形成规模生产、计划生产、定向销售、专项物流、第三方监管的农校对接精准扶贫产业链条。支持高等学校在质量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加大面向贫困地区采购食品原材料的比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的原材料;支持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加强农校对接基地建设,并加强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供应链创新的科技服务;支持农校对接电子平台规模化采购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支持高等学校在学校食堂开设专用窗口供应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大对广大师生的扶贫教育。

四、组织实施

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统筹组织规划设计和实施。各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参与本工程的实施。工程实施要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政府行政管理的指引下,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实施好本工程,中心将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开展学校绿色发展研究课题,加快编制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绿色、营养的标准、指南和技术方案。

2.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年度实施重点,引导工程实施单位在国家重大政策指引下逐步深入,不断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和水平。

3.组织力量加大对绿色食堂、安全饮用水、农校对接电子平台和农校对接基地建设的政策指导、方案咨询和技术支持。鼓励农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农校对接基地、农校对接扶贫基地实施科研成果转化。

4.设立一批示范学校、示范食堂、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每年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加强示范引领、经验交流,加大宣传力度。

5.推进绿色食堂、饮水安全等领域的评价和认证,推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对学校食品供应满意度的评测。

6.加快建设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分析、监测和评价,建立绿色指数、透明指数、价格指数编制和发布制度,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决策支持。

7.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和PPP基金对相关领域予以专项扶持。

8.加强表彰奖励和政策对接。对于绿色食堂、饮用水、农校对接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供应链改革等示范项目,向中农办、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推荐;对于农校对接精准扶贫的示范项目,向中农办、扶贫办等部门推荐,积极申请相关政策支持。

联系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王晴  010-66093452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