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山东英才学院:“十双”“十共”打磨产教融合实践原石,引燃人才培养创新之火丨聚变·巡检系列

发布时间:2020-01-02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山东英才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近年来在产教融合“大平台+”教育理念指引下,学校不断加快发展模式变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管理体制、评价机制、质量与就业保障等方面展开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了思政引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校企协同育人良好生态。

2015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全国首批院校。校企双方在共同推进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进程中,本着面向产业、服务行业、保障就业、互利共赢、价值共创的合作原则,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合作方案,延伸合作链条,在责任共担、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框架下不断探索、总结、凝练、实践办学模式、办学经验,形成了以“十双”“十共”为特色的协同育人机制。 


双思政无缝连接


共同深耕学生日常管理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为党育才的根本任务,校企双方针对项目现状配备了校方辅导员、企业方班主任双思政导师。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广聚思政教师、项目工程师智慧,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遵循产教融合教育理念;既始终坚持思政育人先导,又牢牢把握校企协同育人特色,把项目实施变成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政治育人、匠心育人的有机生态链条,实现匠心传艺不断线,思政育人全贯穿。项目所在院系建立了“学生培养等级考核评价机制”,按学期对学生进行“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有效敦促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思政建设的突出地位。


双主线贯通学段

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大胆改革创新,深入研讨新时期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确立了“双主线”、“3+1”的人才培养模式。“双主线”是指“专业技能+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4年全过程。“3+1”是指项目学生第1-3学年在校学习,最后1学年在学校、企业工程师、校外实践基地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参加企业顶岗实习。


双育人定位清晰

共同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企业、行业发展趋势,深度挖掘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中进行精准配置,确保人才输出和行业需求强相关,实现人才培养流程与行业需求的无缝接轨。面对ICT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校企双方共同调整专业方向,确定了当下社会急需的通信、云计算两大专业发展方向,以ICT职业素养、技术创新、创业为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培养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商定考核方法和指标,组建校企联合育人指导委员会,确保人才培养流程不走样,人才培养质量双达标。

双导师优势互补

共同打造混编教、管团队



ICT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基地建成后,校企双方分别选派优秀师资21人组建五个高水平教学、管理团队:A.由项目院系主要负责人、所涉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方教学运营负责人和行业工程师组建混编教研团队,其中企业驻校高级工程师平均行业工作时限超过13年;B.由项目院系党支部书记、辅导员及企业方区域运行负责人、驻校经理等人员构成混编学生管理团队;C.由项目院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实验师、企业工程师等人员构成混编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团队;D.由项目院系分管副院长、班主任及中兴通讯项目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构成企业实训和就业服务团队;E.由项目院系教学副院长、骨干教师、混编师资团队构成毕业设计指导讲师团队。

双投入资源共享

共同赋能实训基地建设


面对行业、企业对ICT人才的素质和技能需求,校企双方勠力建设先进实训基地、配备行业前沿实训平台,以实现人才输出与行业真正接轨。校企双方共同投入1500万元建设“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包含5间综合实训室,1间科研办公室,1间综合会议室和1间展示大厅,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米。同时,校企双方充分借助实训平台先进的软、硬件条件,以典型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岗位实践训练,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含金量。

双开发生态再造

共同开展课程资源建设


为培养出与行业需求接轨、行业适用匹配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双方围绕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协同开发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教材、教学资源。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着力建设了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共享、在线作业与考核、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效果评价、过程数据呈现为一体的产教跨界互联的教育生态系统--“华晟智慧工场”。项目特色教学、线上学习体验受到项目学生群体特殊青睐。


双融合互学互促

共同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为发挥混编师资队伍的优势,项目基地借助教学方式的“一课双师”化,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一是对理论课或实践课,安排校企双方各1人共同负责,实行集体备课、集体辅导,理论课以校方授课为主,实践课以企业方授课为主;二是对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实行集体备课、接力授课,校方教师以理论讲授为主,企业教师以实践训练为主;三是借助MIMPS教学法,实施每位企业教师带领1位校方教师,提升专业课程授课技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双保障统筹协调

共同夯实学生顶岗实训


本着以人为本、突出应用的育人目标,校企双方共同推进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安置工作。通过充分的岗前系列培训、严谨有序的双选过程和健全的在岗管理机制,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有序开展,保证学生在真实岗位得到技能、技术锤炼。

此外,项目院系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常表现筛选部分就业困难学生作为帮扶对象,选聘优秀混编师资作为帮扶导师,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精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双结合通时达变

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为确保参与顶岗实习项目学生的毕业设计时效和质量,校企双方联合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将“毕业设计开题前置”,指导学生提早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并允许学生在实习期间结合从事的工程项目实践,调整、优化贴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课题,提高研究的实践意义。在校企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2015级149名毕业生中,选择工程实践类和设计类的毕业设计题目达58个,占比39%。


双推进多措并举

共同促进学生高端就业


为了实现学生的高端就业安置,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由项目院系党政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学校辅导员、企业驻校教师组成的就业工作小组,联合学校对外开放办学处、就业主管部门等单位,共同推进学生就业工作。校企双方协同为2015级项目学生推荐企业资源129个,优质就业岗位1923个,学生和岗位比1:19.6,保障了项目学生的高品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