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启动 发布时间:2025-07-15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2025年7月6日至11日,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辽宁省教育厅承办的全国教育统计干部培训班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旨在部署2025年教育统计重点任务,统筹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统计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数据根基。
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统计工作负责人及科研机构、特邀专家等130人参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纪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刘臻、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兰出席开班仪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吴延磊主持开班仪式。
纪智同志在开班讲话中提出,围绕统计调查、质量保障、研究分析、数据治理等重点任务,2025年教育统计工作要做好“加减乘除”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教育统计工作的“加法”,创新教育统计工作理念,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在加强教育强国意识、法治思维和质量自觉上下功夫;二是做实教育统计工作的“减法”,夯实教育统计基层基础,以优化统计工作流程、加快统计数字化、重构统计生产方式等的实际成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三是做强教育统计工作的“乘法”,发挥倍增效应,深度挖掘教育统计数据价值和资源潜力,推动从“统数为主”向“统用并重”转变;四是做优教育统计工作的“除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注重系统集成,统筹数据供给和数据安全,加强教育统计能力建设。
本次培训聚焦教育统计队伍核心能力提升,紧扣主题主线,精心谋划日程安排、精细设计课程体系、精选配强培训师资,创新性实践“四个融合”,亮点纷呈。
一是注重理念更新与能力提升相融合,筑牢思想业务根基。培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及中央关于防范统计造假的新精神作为核心内容,促进理念对标、能力匹配。通过系统学习,引导参训学员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统计工作的政治要求、战略定位和价值使命,促进思想理念对标中央要求,业务能力匹配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统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二是强调统计调查与数据应用相融合,打通数据价值链条。围绕调查制度、指标体系、信息系统、质量保障等核心业务,解剖麻雀式讲解教育统计数据“采什么、怎么采、如何用”。重点强化了从数据规范采集到深度分析、再到有效服务决策和管理的全链条应用能力培养,推动统计数据从“报表数字”向“决策依据”的实质性转变。
三是推进经验分享与创新研讨相融合,激发基层首创活力。充分尊重并挖掘基层首创精神,培训设置了丰富的交流研讨环节。课前安排地方典型案例分享交流,课后组织晚间专题研讨,各省教育统计工作负责人及专家围绕数据质量核查、统计信息化建设、在线培训年度课程研发等重点工作,展开热烈讨论,汇聚众智,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形成了良好的互学互鉴氛围。
四是探索课堂学习与实战应用相融合,推动学用相长见效。培训突破传统课堂模式,组织学员参与“教育事业统计智能填报助手”语料审核工作,对人工智能基于《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自动生成的问题及答案进行专业审核与标注。这一创新环节既强化学员学习转化能力,又众筹推进填报助手的语料数据库建设,为提升智能填报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贡献了集体智慧。
在深化培训模式创新的同时,同步推进的2025年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实现全面焕新升级,始终秉持“稳、实、细、精”原则,多维度提升培训效能:一是以智能题库重构学习场景,推出“模拟练习”新模式,学员可自主选择视频课程或模拟练习路径,通过“学—练—测—评”闭环强化学习实效;二是迭代升级课程体系,完善“业务基础、提升拓展、管理赋能”3大类12模块(含61门课、135学时),更新《年度教育事业统计综合调查制度》等5门核心课程,助力统计人员高效完成填表工作;三是扩容五大教学资源库,案例库新增13篇实践案例,指标库同步2025版监测评价体系,并上线综合调查制度速览模块;四是技术赋能体验优化,免费“自测模块”扩容至20道题/次,新增电子证书即时生成功能,助力学员能力跃升。
本次全国教育统计干部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深化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全国教育统计队伍的能力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下一步,中心将继续深化培训创新,完善协作机制,持续提升教育统计工作服务国家教育决策和现代化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