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中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①:时代价值与基本理路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匠心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基因”,其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与新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度契合。深入挖掘匠心文化精神内核,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地方高校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创新需要,构建匠心文化与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融通机制,以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发挥高校立德树人作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校改革创新,推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中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中国匠心文化经历代传承和创新发展,形成了工匠创物、工匠手作、工匠制度和工匠精神“四位一体”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工匠创物是指匠心文化的承载载体,表现为器物和工具等物质性实体存在,是中华文明发展与繁荣的集中体现;工匠手作是匠心文化的外化形式,表现为工匠在生产过程中的辛勤劳作和所使用的高超技艺;工匠制度是匠心文化道德情感的具体运用和表现,如古代的匠户制度和学徒制度;工匠精神是匠心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时代内蕴可概括为尚巧求新、执着专注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和尽美至善、道技合一的精神境界。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演变中,其内容逐渐从早期的工匠技艺传承,发展到今天的匠心文化传播。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工匠技艺和工匠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只有继续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把中国匠心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新时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优秀品质的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匠心文化,培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大国工匠已成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紧迫任务。中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时代必然。

中国匠心文化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神动力。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内蕴忠诚和负责伦理精神的匠心文化被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方内化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外化为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需要的办学行为。伴随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培养既具有比较扎实和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使命所在。就应用型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质量代表着学校人才培养实践者道德品格的尊严与声誉,能反映高校的追求与信仰,体现高校的执着与坚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国匠心文化可以使高校办学实践超越功利和浮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满怀敬畏、虔诚之心。

中国匠心文化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把匠心文化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赋能之道,可以使人才培养实践的主客体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融入精神、塑造灵魂,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匠心文化凝结出积极的价值导向可以使高校把立德树人的办学实践视为自身生命存在的形式,在办学实践中被师生认同与理解,内化于心,为高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使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确定感、价值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匠心文化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以匠心文化引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情感态度上和能力习惯上真正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应用型高校通过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在培养劳动技能的同时,全面体认中国匠心文化的深刻内涵,激发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将新时代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精神追求,形成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认同。

中国匠心文化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赋能要旨。匠心文化是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动能,其实践过程是身心合一、由内向外的自然延展。它既强调对卓越“匠器”和“匠技”的不懈追求,更注重对“匠心”和“匠道”的内在观照。“匠器”不仅是“匠技”的产物,同时也蕴含了匠人的内心意志。“匠技”是“匠心”和“匠道”的外化,是追求“匠器”之美的手段,是对“匠心”的内在观照以及对“匠道”自然体悟的结果。深入探讨匠心文化中“匠技”“匠心”“匠道”的哲学意蕴,可以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开阔发展思路,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路

认清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挑战。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匠心文化的价值意蕴因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调整,其新时代价值已经延伸至精神层面的育人全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体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科学理路,将匠心文化融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现代媒体使劳模工匠成为大学生点赞的人生榜样等等,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命题。

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会生产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所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把匠心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真正实现办学类型的“应用性”、人才供给的“地方性”、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和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把握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转化。传承中华文化, 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不忘本来、 面向未来、吸收外来。赋予工匠精神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工匠精神的现代性转换,助推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匠心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一是高扬价值理性自觉,积极倡导“态度有高低、职业无贵贱”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强化工匠的“主体意识”培育更多“实用”与“审美”“传承”与“创新”、追求“极致”与坚守“本心”相结合的大国工匠;三是加强工匠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匠心文化治理体系,营造尊崇匠心的浓郁氛围。

抓好匠心文化赋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国匠心文化是职业精神的萃取和成就工匠的深层次逻辑因由,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共识、新规范、新目标,也是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标准和衡量标尺。其一,要把“怀匠心”作为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教育学生怀持匠心,生成匠意、匠思、匠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品格;其二,要把“铸匠魂”作为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抓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让学生眼中有标杆、心中有榜样、效学有依托,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其三,要把“守匠情”作为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习大国工匠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崇高的家国情怀、职业的敬畏情怀、负责的担当情怀、精益的卓越情怀”;其四,要把“践匠行”作为引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遵道守德、无私敬业的品格,把学生锻造成“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总之,中国匠心文化作为精湛技艺、审美志趣、实践品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闪现着工匠人性的光辉、文化的理想和审美的诉求。弘扬匠心文化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培养具有匠心精神的大国工匠更是新时代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作者:枣庄学院党委书记 曹胜强。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