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数据审核的流程、方法和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0-12-14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教育统计数据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运用教育统计数据支撑教育规划、学校建设、教师编制测算等多项重点工作。在数据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同时,对教育数据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教育统计数据的质量,需要我们做好数据审核工作。

如何做好教育统计数据的审核?开展数据审核的方法和内容有哪些?数据审核人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中的《如何做好教育统计数据的审核》课程带你探寻答案。

数据审核的必要性

01 统计法规明确要求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4号)中对教育统计人员、审核人和单位负责人的数据审核义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十五条>>>教育统计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具备与其从事的教育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如实整理、报送统计资料,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第二十七条>>>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有关机构等教育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上报的统计资料必须由统计人员、审核人、本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02 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科学决策的核心基础

教育统计数据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运用教育统计数据支撑教育规划、学校建设、教师编制测算等多项重点工作。只有高质量的数据才能起到决策支撑的作用。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抓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要确保基层学校汇总到教育部的数据真实、准确,关键在于省、市、县、学校各个环节的数据审核。

03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局部影响整体

教育统计工作的体量非常庞大,每年的学年初参与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数以百万计。如果数据审核不到位,小错误会积少成多,汇聚成影响决策的大问题。

为提升教育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数据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进行数据审核,利用数据的取值范围,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查找原始数据中的错误或者潜在的错误。

数据审核的基本流程

step1 数据准备

至少准备四个方面的数据:

1.上年度最终审核数据:基表、综表

注意:最好是国家审核反馈后的最终数据,以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2.分学校(或分县、市、区)的主要数据

3.上年度主要统计监测指标结果

4.本年度业务部门的数据

step2 组建专家团队

至少组建三个专家团队:

1.报表组:按教育类型细分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三小组

2.技术组

3.指标分析组

各地在数据审核时,应根据自身人员力量合理组建团队,分工合作,提升数据审核工作的效率。

step3 审核过程

step4 意见反馈

将各环节的审核意见及时反馈给各单位,各单位据此进行核实、修改。

从数据审核,到数据修正,再到数据汇总,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数据审核的基本方法

随着时代发展,统计数据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对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审核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常用到以下几种方法来开展数据审核。

01 人工审阅

审阅对象为纸质材料,主要包括:

02 软件校验

审阅对象为电子数据,主要工具包括:

统计软件自带的校验(逻辑校验、经验校验)

教育部、各省市开发的专用核查工具

统计台账

03 统计法规明确要求

审阅对象为具体的数据指标,主要方法包括:

奇异值的筛查(Top100)

与上年数据的衔接和对比

与业务部门的数据对

04 指标分析

通过对常用教育指标的测算与分析,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生师比、生均办学条件、巩固率等。

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

要准确把握审核重点,需要了解哪些数据容易失真。具体实践中,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 

01 规范性审核

主要审核:电子数据的格式,纸质报表是否有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电子数据与纸质报表是否一致,是否按主体校统计原则填报。

02 完整性审核

主要审核:是否漏报学校和单位,是否漏报报表,是否漏报数据项,以及文件要求上报的其他材料。

03 宏观审核

主要关注:与业务部门数据的比较,历年各项指标数据变化情况,与学龄人口的关联比较,各级学生流变化情况,教育热点领域指标。

04 微观审核

主要进行:表内关联审核,表间关联审核,年度关联审核,奇异值审核与其他内容审核。

数据审核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数据审核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分为三个方面:态度、能力和经验。

态度:对统计事业负责的态度、依法依规统计的态度

能力:准确把握宏观政策、熟知统计工作要求、准确理解指标内涵、熟练操作各类软件、具备协调管理能力

经验:对数据的敏感性、对辖区内各单位基本情况的熟悉程度、善于查找容易出现的问题、熟知数据变化规律、具备协调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