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教育、学校规划建设 > 区域教育、 学校规划建设
聚焦!高校“十四五”规划:识变、应变、聚变、求变

发布时间:2020-12-09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中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挥中国制度优势,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阶段;是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征程,为未来中长期发展起好步、开好局的关键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十四五”规划是承上启下的规划,是新的特殊时期的规划,是要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未来5至1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擘画战略蓝图。高校“十四五”规划是面向未来三十年的开局规划,瞄准未来三十年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于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助力高校准确深入理解“十四五”规划新部署、新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开篇布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11月29日-12月5日在北京举办第二期“高校‘十四五’规划专题培训班”,10位专家学者,三十多家院校单位和企业代表,共同聚焦探讨高校“十四五”规划新思路、新举措,在识变、应变、聚变、求变中面对新形势、树立新思维、开辟新篇章。


识变:高校“十四五”规划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从坚定办学方向、把握重点形成合力、构筑教育体系基础、适应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创新发展、着力补齐短板、创新规范服务业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为高校做好“十四五”规划指明了重点方向。”

“高校‘十四五’规划要从大局着眼,要注重世界范围内的新挑战,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教育学院院长刘复兴表示,党和国家已经把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高度,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标准、新要求,要求教育改革创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化向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时期。数智化文明必然要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体系化转变。”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指出,“与工业化文明相比,数智化文明必然要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的体系化转变。这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组织方式、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形态,以及由所有这些新的革命性变革汇流起来所推动的人类历史上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迁。”

就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书国指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进入国际通行的普及化阶段。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将改变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源进入高层次开发阶段。后普及教育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将以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持续扩展需求空间、人口空间、结构空间、国际空间、质量空间、文化空间,实现以质图强,建成世界级高等教育强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就教育内涵发生的深刻变革,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马陆亭表示,要结合“十四五”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深入研究重大战略和政策中的“新发展格局”,充分认识到大学的面向方向和发展方向已经开始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要面向新发展格局,要在国家需求中寻找方位。高等教育要以体系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时代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应变:高校“十四五”规划

“学校必须树立数字化转型的思维,学校必须建立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领导机制,学校必须把对数字化的投资放在重要位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指出,数智化科技既是当前阶段具有引领性、贯穿性意义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是下一阶段科技革命深化的基础性平台。高等院校必须建设一个以人的学习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体系。终身学习和创新,是新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新的大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新的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的价值中枢。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马陆亭认为,办学和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办学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走出“象牙塔”,学习借鉴世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研究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走出特色之路。育人即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解读“一流本科教育”的丰富内涵,认识到变化才是未来的常态,要紧密围绕“培养能力”这一关键任务。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启动并且正在进入‘理论指导型发展模式’新时期,高校规划要坚持‘研制’而非‘编制’,要坚持培养高校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教授认为,应用型高校规划建设发展的新重点包括“双高双师双能双智”四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建设;“校、院、专业、课程”四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行;对标合格、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双一流”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高水准、持续建设问题;规模、速度、结构、质量、安全、效益六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问题。

如何以新的理念、思路、方法做好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大学原校长娄源功提出,应用型高校战略规划包含四个模块,第一模块为明确战略规划与愿景。第二模块为掌握教育市场怎么看。要分析"客户”,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对标学习榜样和竞争对手。第三模块为业务设计要清楚。要明确人才培养、科学发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使命。第四模块为业务创新要聚焦点。人才培养创新是应用型高校创新的重点、难点。


聚变:高校“十四五”规划

蓬勃兴起的新产业革命、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向有机的整体,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强调,“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将产教融合核心机制与技术革命发展趋势相结合,形成以需求为牵引、以数智技术为支撑的教育变革合力。”

以国家和区域需求为导向,高质量做好高校规划,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特聘专家、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提出高校“十四五”规划的十个维度:新的办学型态理念、新的学习者培育目标、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师结构、新的专业布局、新的学科选择、新的资源汇集、新的制度设计、新的评价体系、新的大学贡献。牟延林认为,高校规划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成长治理的评价,对教师能力素养提升及贡献度的评价,对课程、专业、学科的评价,对学校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等现实型态的评价、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评价等多维度综合评价。

对新基建和产教融合如何共生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原执行主任董传仪表示,产教融合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产教融合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增长极,拉动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基建对中国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无异于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科技大革命。产教融合的发展,要深入促进5G专业、大数据专业、工业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城铁市轨专业、特高压专业、新能源专业的设立和发展。


求变:高校“十四五”规划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表示,我国已处于教育-学习资源的“战国时代”,需求方愈加关注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有用性,供给方愈加注重精准定位、量身定制、厘清服务属性。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分类发展、内涵建设阶段,高校多方位校际(学科间)战略合作结盟正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要充分发挥外部需求推动和内部利益驱动两大动力,坚持走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道路。

面向新时代,做好高校“十四五”规划,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特聘专家、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提出“面向‘十四五’高校规划编制的十二大愿景: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准确的规划定位;争取适宜的环境友好;汇聚可能的办学资源;完善现有的制度设计;实践育人为本的课程体系;探索专业改革的产业学院;服务行业需求的学科选择;梳理紧缺的规划项目;改革教师的评价标准;培育新型的中国学生;实现大学的规划价值。

在应用型高校“专业为王”时代的新要求背景下,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永安教授提出,应用型高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新体系涉及内容包括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等六个重要方面。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新战略要从建设理念、专业组和的本质、建设模式、设置原则、建构策略、“群主”为王、布局形态、建设规模八个方面探索专业集群建设在生成、组织、管理、运行、保障方面的机制创新。

“规划是国之重器。”就如何“把握数智化发展规律,推动‘十四五’规划变革”,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创新发展处处长刘志敏指出,决策要有“数”,治理要有“据”。从决策变革开始,引领数智时代的高校治理变革,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的治理新模式,促进架构变革,激发专家、用户、技术和资源聚变反应,实现人机协同赋能高校治理。知识创新工程愿景是提高治理效率,呈现人性化、场景化、价值化的趋势,实现高校从区域知识中心到区域智慧中心的高维跃迁。

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十四五”新时期如何把握高校在新时代的定位;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如何更加深入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形成新的发展机制和模式;高校如何适应数字化转型;如何推进评价制度的改革,以及地方高校改革如何契合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深化了对专家报告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