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典型案例①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 “三三法”数据审核保障基础和中职教育数据质量

发布时间:2025-09-12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2025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已全面启动。为更好总结、分享和推广基层教育统计工作经验、亮点,启发统计人员立足自身岗位实际,高效、高质开展统计工作,即日起,我们将选取部分省市县校统计工作典型案例,以期通过这些案例的示范引领,切实提升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与成效。

今日刊发《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三三法”数据审核 保障基础和中职教育数据质量》


教育统计是监测国家或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教育决策和教育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而数据审核是保障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中,云南省昆明市积极创新,实施了一套基础和中职教育“三三法”数据审核机制,即:“多系统横向数据比对、数据库核查点取数研判、经验校验说明交叉核验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做实三个步骤”,旨在构建全方位、多方式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水平。

一、背景问题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资源中心,拥有基础教育学校269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2所,在校学生136.64万人,教职工11.40万人,师生总数约占全市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如何有效开展全市基础和中职教育数据汇总审核工作,防范弄虚作假,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学校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数据采集流程不严格、学校首席统计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数据审核人才缺乏、技术手段落后、数据分析挖掘运用欠缺等突出问题,重点加强统计制度机制、人才队伍和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在强化基层学校数据采集流程、落实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数据审核会议制度、重视市级层面数据审核、集全市之力组建专家团队、积极探索数据审核方法等方面,严把数据质量关,以真实有效的数据更好服务教育决策,赋能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办法举措

(一)多系统横向数据比对。昆明市每年在年报工作开始前,及时召开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预备会,向机关业务部门通报年度新增指标变化情况和年度工作要求。市级数据审核时,做实三步:第一步数据比对,由技术组将三个业务系统数据与教育部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取出在校学生数差异大于10人以上、教职工数差异值大于5人以上和固定资产值原值大于50万元以上的学校。第二步分组研判,将专家团队和县级首席统计员以及县级统计骨干分成三个组进行具体研判、分析差异,计算县域差异范围数量和占比,评估县域数据质量,形成数据质量评估分析报告。第三步情况通报,召开专家组、县级首席统计员、县级统计骨干全体人员会议,进行数据质量评估情况通报,提出整改要求,有疑似问题的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查明原因,对确有错误的学校及时进行校正。通过横向业务数据比对,把统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差异控制在可控范围,强化了源头数据在统计调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数据库核查点取数研判。根据教育事业统计综合调查表中的表内或表间逻辑关系、常见易错点等情况,确定核查点,利用数据库查询数据进行研判,是市级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审核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可快捷地提取学校级数据,进行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研究和分析,找出数据的疑似问题进行反馈。通常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全面核查。专家组在认真梳理历年基表核查点的基础上,根据年度综合调查表新增指标和指标变化情况,新增核查点。比如,2024年新增了“教学岗银龄教师、外籍人员纳入教职工统计、专任教师境外培训指标内涵”变化情况,在往年265个核查点的基础上,新增了18个核查点,形成了市级283个全面核查点,覆盖了面表、学生表、教职工表、学校校舍资产表等各个方面,生成全市12337个信息提示点,专家组研判后找出7266个疑似问题下发至县级进行核实校正。第二步重点核查。召开专家组会,确定需要重点核查的核查点。比如,2024年确定了“固定资产增加率小于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增加率、教职工总数+校外教师小于班数”等69个核查点作为重点核查对象,生成全市313个信息提示点,通过专家组研判,找出218个疑似问题下发至县级进行核实校正。第三步查缺补漏。根据易错点进行打补订查询,主要进行TOP值100、县基表查验、县域小学初中净率超百以及可能出现错误的指标进行再次查验。

(三)经验校验说明交叉核验。经验校验说明是核查数据质量的有效手段。市级数据汇总审核时,下发经验校验说明交叉核验通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切实做实三个步骤:第一步交叉核查,组织县域内学校数据提交汇总,导出县域经验校验说明,将全市14个县级分成7个组进行交叉核验,每个县级首席统计员逐条核验,发现疑似问题进行衬色标注,分类汇总疑似问题并撰写经验校验核查情况报告。第二步交叉落实,在全市重点核查阶段结束后,再次组织县域内学校提交汇总数据,导出县域经验校验说明,进行第二轮经验校验说明核验。此轮核验,主要核验第一轮疑似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第三步交叉报告,在全市数据汇总审核小结会上,各核查单位报告被核查单位疑似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市级进行分类解剖麻雀,讲授规范要求。通过经验校验说明交叉核验,闭合工作流程,现场讲解撰写方法,县级首席统计员掌握了撰写经验校验说明的具体方法,提升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工作成效

昆明市实施“三三法”数据审核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生命线地位和“数据底座”意识,教育统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为规范全市教育事业统计工作,2021年市、县、学校三级均成立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市级先后印发《昆明市教育统计管理办法》《昆明市教育统计责任制管理规定》《昆明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管理规定》等文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全面实行“教育统计室”挂牌制度,明确首席统计员岗位职责、单位工作流程图和单位统计管理制度规范,县级、基层学校统计工作实现“有据可依”“有制可循”。

(二)统计队伍进一步稳定。为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保证统计队伍人员稳定和县级、基层学校教育统计工作连续性,2021年出台的《昆明市教育事业首席统计员管理制度》实施三年来,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形成了县级首席统计员由机关在编人员担任、公办基层学校首席统计员由在编教师担任、民办学校幼儿园首席统计员由副校级领导担任的基本共识,统计队伍稳定率达85%以上。

(三)统计台账进一步规范。统计台账是教育统计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昆明市集全市之力自主研发了《昆明市教育事业统计标准化台账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和《昆明市教育事业统计标准化台账核查辅助工具》,为基层学校首席统计员提供了精准、便捷、高效的采集工具。标准化台账内嵌数据勾稽关系,实现基层学校国网基表数据自动生成。印发的《昆明市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原始台账基本目录清单》保障“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实现了“原始台账作支撑、电子台账出成果”目标。

(四)数据运用进一步拓展。基层学校通过对教师、教室、实验室等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促进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有效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优化调整布局,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更加注重统计数据应用,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有效评估各项工作的效果和影响,为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以及区域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四、经验启示

昆明市实施的“三三”数据审核机制是一项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数据质量保障措施,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上报统计数据打造了一道坚实的审核屏障。

(一)健全制度机制是保障数据质量的核心。成熟的制度机制是保证统计工作高标准实施和高效运转的基础。必须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上报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级职责与技术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逻辑校验和过程留痕,从源头上以科学的“硬约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二)稳定过硬队伍是保障数据质量的关键。统计队伍的专业素养、责任心和稳定性直接关系数据成效。必须高度重视统计队伍的建设,强化业务能力培训,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打造一支既精通统计业务又熟悉教育规律的专业化力量,为数据质量提供最可靠的“软实力”支撑。

(三)数据深度运用是教育统计数据活的灵魂。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决策、服务基层、服务公众”的价值导向,加强对数据的解读、分析与挖掘,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反映趋势、揭示问题、评估政策、优化资源布局的决策依据,让“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的数据成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智慧引擎”。

未来,昆明市将继续深化教育统计改革,打通教育管理数据壁垒,拓展数据运用场景,用高质量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