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 > 高校应用型课程研究与推广
【专家观点】查建中:面向职场专业教育语境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11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中国经过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现在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时期。由于低成本初等人力资源红利逐渐消失,过去以加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已经不能保持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而以万众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将成为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此战略转变中,人力资源建设发展和保障成为关键。作为人力资源建设供给侧的专业教育,如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和升级进行改革,以满足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成为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市场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要性的特征

1.供需隔离,需求不明

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的状况密切相关,因此,首先要明确社会和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供给侧和需求侧脱节的问题在专业教育领域比较明显,相关数据也非常缺乏。没有准确的人力资源需求数据作为支撑,我们就无法准确决策专业教育的结构、规模、质量要求、布局、内容和方法,造成毕业生求职难、企业招人难。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启动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全球重大项目,要在世界100-150个主要的成员国全面调查职场需求情况,包括工程职场需求以及工程教育的质量在职场表现的情况。该重大项目首先要研究何种数据指标能反映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并根据这些指标收集工程职场需求和工程教育数据,在此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反映全球和各成员国工程专业人才职场的真实需求及满足情况,提出提高工程人力资源建设能力的政策建议。

2.供需错位,产能过剩

另一个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特征为“产能过剩”。确切表达这一概念应是“低质产能过剩”,而“优质产能不足”,在职场上表现为“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悖论现象。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存在供需脱节的问题,一方面,供方不了解需方的真实需求,闭门造车、自娱自乐;另一方面需方抱怨人才质量低,但坐等其成。这造成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严重错位。 所以人力资源市场需要真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业教育同样面临着结构性改革,必须由学术导向转向职场导向,发展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改革的本质是教育供给侧首先要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社会、产业、家庭对专业教育的真实需求,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大纲,最后再设计实施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落实目标大纲的逐项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并接受职场的评价和考核。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隔绝、供需错位、供需脱节”产生大量低质和无效的人力资源供给,严重影响了国家高质创新人力资源战略建设、危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实施、损害了专业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及其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民生目标。专业教育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主要是教育体制行政化严重,学校习惯于听命上级指示,没有下大力气研究社会、产业、职场和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资源进行准确定位;教学过程低效、粗放、僵化、随意、封闭,各级教育评价体系和资源分配以学术导向为主,向极少数“学术型人才”培养倾斜,忽视占绝大份额的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使得学校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学术目标,严重偏离专业教育的目标原点。一个认识的严重误区是在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领域把“学术、应用和研究“的概念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认为“学术”是最高级的,“应用”是下里巴人。岂不知,“应用”也包含“研究”和“学术”, “应用”解决复杂问题就需要作“研究”,而从“应用”中总结抽象出一般的原理、共性、规律,可以推广指导更多的应用就是“学术”;“学术”如果脱离了“应用”,如果无法指导并落实到“应用”,它只是空谈。所以,Academic这个英文词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意义:学术和空谈。如果脱离了应用的语境,Academic只是“空谈”而已。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开展深刻的持续改革,强调专业教育回归原点、面向职场需求的目标,提高效率,增强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高校要了解周边的需求,包括所在城市/地区需求、国家需求和国际需求,要了解自身的资源与条件能够与什么样的需求相匹配,从而把握转型发展的定位、方向和特色。这是所有专业教育机构都要做的一件事情,不论是高端、中端和低端的专业教育。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Manpower自2006年连续十一年发表全球产业人力资源缺口年度调查报告,指出全球面临“专业人才荒”。该公司每年抽样调查四十多个国家和四万多个公司,十一年来平均有30-41%的企业完不成当年招聘任务。2006-2016年人才缺口最严重的前四个岗位都包含了初、中、高级工程人才(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说明产业职场工程人才始终匮乏。

根据全球最紧缺的十大人才的排序所做的粗略相关性分析表明,学历教育与人才短缺相关性最强的是本科,其次是高职、中职。中国企业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2013-2016年中国十大缺口人才包括研发人员、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员、技师技工等高中低各层工程人才。根据2016年调查结果的初步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国本科教育与人才缺口相关性最强,其次是高职、研究生和中职。这与全球调查的情况不一样,反映了中国现阶段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旺盛以及高层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严重的情况。

二、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战略发展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争夺人才,二是培养人才。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不可能依靠别的国家解决人才问题,所以更应该注重自己培养人才。教育改革要立足培养人才,充分认识我们在高端人才培养上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彻底改造我们的专业教育,释放人才红利。

根据对专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国家、产业和学生及其家庭对于各层各类专业教育的期望和诉求一致指向“职场需求”: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一定要符合社会职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脱离这一需求的“职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聘用人才一定会按照职场的人才需求和质量标准来衡量;国家建立专业人力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一定要符合职场的人才需求和标准。因此,职场人才需求就是专业教育的原点。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大力发展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

什么是专业教育?直接为未来职场培养新鲜的专业人才、使求学的学生能够直接就业、满足国家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这样的教育都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职业生涯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并具备求职竞争力。专业层次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等,专业内容涵盖理、工、农、医、法、商、文秘、管理、师范、军事等。

什么叫面向职场?我认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满足职场需求、融入职场文化、利用职场资源、接受职场检验。虽然各层次各内容的专业教育均有其自身的个性和特殊性,但所有的专业教育也有它们的共性和普遍性:一是面向职场需求的人力资源市场驱动机制;二是产学合作的办学机制;三是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统一;四是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统一;五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六是专业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特别是在当前职场受到IT快速发展冲击产生快速巨变的时代,面向未来职场需求超前引领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七是专业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利用先进教育科技(ICT工具)、基于项目团队合作主动学习;八是必须科教融合,把科研和教学融合在一个过程中。

在当前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语境中,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中国要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要培养巨量的低、中、高各个层次工程专业人才,从技术工匠、技术员到工程师,特别是高端工程人才,例如研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服务/管理工程师。高端工程师应当是领军型/企业家型工程师,具有创新和创业素质能力,而不仅仅是技术型工程师,否则无法担起“中国创造”的重任。国家应当建立起“国家资格框架”,统一职场的人才标准,把各级各层各类专业教育与职场标准对接,使所有专业教育按照职场人才质量标准培养学生,并且接受职场的最终检验。在此语境下的专业人才培养要举全国之力,从机制上应当成立跨部委的“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发展委员会”,包括工信部、科学院、工程院、人社部和教育部在内,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单靠教育界是无法完成未来职场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

我们提出五层专业教育模型以满足职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第一层是UNESCO提出的四个支柱目标,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适性目标;第二层是“5E”的专业教育目标,包括创新、创业、培育、适应环境、天人合一,这是抽象出来的产业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三层是达到这两个目标的改革三大战略,即“国际化”、“做中学”、“产学合作”,“国际化”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人才,“做中学”是人才培养的方法论,“产学合作”是办学机制。第四层是“UNESCO产学合作教席”推荐的行之有效的三大战略的操作模式:“国际化”用面向本科的华盛顿协议(及面向高职的悉尼协议和面向中职的都柏林协议);“做中学”用CDIO模式的十二个标准;“产学合作”采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Co-Op Education)。第五层是学习过程,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项目团队合作的主动学习以及师生利用先进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工具的教学与管理。

三、面向职场专业教育语境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教育质量涉及因素很多:职场定位、培养目标大纲、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经费、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法、专业实践、评测评价评估、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错综复杂。

专业教育质量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可用一词概括,就是“情境”,英文为“Context”,即语言学中的“语境”。单词是语言的基础,没有单词就没有语言。但是,光有单词并不能完成语言的功能。单词的“语境”是使单词发挥作用的首要和必要条件,离开了语境,单词是没有确定意义和作用的。

我们可以把课程看成是专业教育中的基本单元和元素。课程是专业教育非常重要的基础,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可以用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可用于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有点像语言学中的“单词”。但是正如语言学中单词与语境的关系一样,课程如果脱离了专业教育的“情境”,是否还有意义呢?专业教育“情境”中首要的是培养人才在职场中的明确定位,例如工程教育,同样的专业名称下不同层次和性质的学校在培养职场工程专业人才方面的定位是不同的: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工程师(工艺、设计、服务、设计、系统、研发工程师及工程科学研究者、教育者)。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在质或量方面是不同的。如果脱离了明确的职场人才定位、具体合理的培养目标,脱离了一门课程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地位及它与其他课程的关联,脱离了课程知识的应用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单就一门“课程”谈建设和实施,就像谈一个单词一样,是没有确定意义和作用的,因为它脱离了“情境”。

专业教育的抓手和核心应当是“情境”:第一,研究职场人才需求,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和周边(本地区、本省、本国、国际)环境(产业、同类学校)的需求,为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准确、明确、正确地定位;第二,全体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教师和产业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制定明确、具体、详细和合理的培养目标大纲并定量地规定教学过程所要落实和达到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的每一项目标,经过关键利益相关者(产业专家、教师、学生)评审;第三,根据大纲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并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大纲中的每一项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有量化指标(Banchmarking);第四,按照每一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任务、作用、地位和贡献分配教学资源,将大纲的培养目标分解成每一门课程具体的、量化的目标,同时也作为课程及模块完成后学生考核的标准。第五,研究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高效率地落实课程目标,并使学生达标。最后,根据课程标准取证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并以此结果与大纲规定的目标作出比较和统计分析。如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可分析原因:是否目标定得过高,或教学过程需要改进。

实施课程计划中,新的教学模式是基于项目的学习。那么项目与课程体系(知识)及教学大纲(学习目标)的关系又是什么呢?项目是载体,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转化成培养目标表达的学习结果。为达此目的,作为载体,项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要能涵盖必要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要有职场应用背景。典型的课程体系模式如图所示:

四种典型课程体系模式

四种模式中,最左边的第一种模式反映老“三中心论”:课程为中心(教师教、课堂灌、啃教材),课程间缺乏或没有关联,彼此独立分离、鸿沟壑壑;最右边的第四种模式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师傅会什么手艺就交给徒弟什么手艺,没有学科的概念。这两种模式都是我们在改革中要摈弃的。

第二种模式是以学科为主线,采用复合的项目将学科/课程关联起来。这种模式比较符合大多数教师教学的习惯,易于实施,但要引入较好的项目将一组组课程关联起来(例如用一个应用管理软件开发项目将算法语言、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管理、软件管理系统等课程关联)。这种模式以学科课程为主线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反映,容易陷入按照学科的系统性完备性逻辑来组织知识的老路,所以需要大力改革课程,精简不必要的内容,使得课程适应项目的实施需求。

第三种模式则是以项目为主线,把学科和课程体系打散(解构),围绕项目重新组织(重构)知识。虽然第二、三两种模式都是“做中学”的不同形式,但有本质的区别。以项目为主线组织知识则更符合学习的初衷:学以致用,而不是为了考试或别的目的。这种模式要选择包容性强、复合度高、接近专业工作实际的好项目,要有不同难度和层次级别,可以把必要的基础知识/技能、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训练内容包括进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许多项目,目的并不只是学习与具体项目相联系的知识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也要注意规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它应是专业培养目标大纲规定的总体目标的一部分,就是要把落实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的课程体系与项目联系起来。最后,也要保证每个课程的学习结果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目标量化的要求来测评和考核,以确定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落实情况。第三种模式不仅是知识组织结构的改变,而且会涉及到教学组织及管理的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都是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系统性为脉络(如教研室、科系的设置);现在组织上可能要按照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应用来组织(如机器人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先进能源研究所),每个重大应用都必然是跨学科人才的合作。“知识为中心”变为“应用为中心”,把学科和知识体系“解构”,再按照项目的实施来“重构”,重构后的体系一定是跨学科的。过去一门课集中在一段时间讲授考核,现在要根据使用的需求重新组织,一门传统的课程可能会分散在几个学期甚至几个学年的跨度根据使用的需要学习,这无疑会加大教学管理的复杂性。只有依赖先进的IT工具才能完成这样的复杂工作。这类似于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必须使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使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即柔性制造)所产生的管理复杂性得以解决。

总之,职场是专业的语境,专业是课程的语境。脱离专业和职场语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都是没有意义的。

本文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在第六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上的主题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