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指南》点评①|五大实验方向 聚焦学校变革

发布时间:2020-04-26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近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未来学校研究院共同发布了《“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以下简称《指南》),开启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新篇章。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在《“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1.0》(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会上表示,《指南》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了五个方向的变革,每一个方向的变革都明确了创新的重点。接下来,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稳步推进,进而推动“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的计划。

方向一:校长与教师发展

数智时代对校长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和教师的角色也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南海区九江镇初级中学校长陈海燕认为,未来教育核心变革层的执行者必然是校长与教师,“未来路线图”把校长与教师发展放在第一点,强调的不仅是其主体地位,更强调的是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校长与教师不但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更是需要不断自我发展的学习者。破其“唯一”角色,借助“未来路线图”为校长和教师提供系统、多元、自迭代的一站式学习时空。积极学习和探索,方能做到让新理念、新方式、新技术为教育变革赋能,真正适应、驾驭未来教育。

方向二:课程和教学创新

课程和教学创新以数智时代学习者发展为中心,基于高维时空数据知识架构,构建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机制和新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课程供应链体系及全面、个性、融合和关联互动的教学方式。

原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认为,课程和教学创新作为数智时代“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的核心引擎,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指南》通过课程内容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创新、测量评价创新、机制流程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是触及课程改革的深层机制,瞄准未来发展实施系统性、整体性的变革,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引领发展,只有创新才能驱动未来。学生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于持续的课程创新、教的创新、学的创新改革过程中不断浸润、潜化与萌生的,进而推动社会公众创新、社会创新、国家创新与民族创新。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校长许贤苏提到,《指南》在课程和教学创新中,重视创新和创造技能培养,探索 O2O 教学模式,打破学科边界,大力推行启发式、情景式、项目式和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方式,侧重培养学生创新所需的技能,如复杂问题解决、分析思维、创造力、系统分析、数字化技能等。这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学习,未来学校必将成为学生每天想去的乐园。

方向三:学习场景重构

学习场景重构是数智时代学习者核心素养塑造的孵化器,运用新技术手段,打破资源链接障碍,对空间进行集成,构建中心-网络式无边界学校。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校长李卫平认为,《指南》中的学习场景重构以人工智能为依托,将学生的学习场景构建为实体空间、数字空间、校外延展空间、以及原本空间的整合等,是对学校现有学习场景的扩展和延伸,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学习更加个性化。学习场景重构中,要注重不同学习空间的整合,尤其是校外延展空间的学习要适当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出现扎堆前往的不良学习体验。当然,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如故宫网上开放日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校长周汉斌表示,《指南》在学习场景重构方面将重点突破传统学校基于三维空间设定的结构、模式、课程和教学方式,构建高维学习空间,通过四个向度的变革,组合变化构建灵活的学习场景,支持灵巧学习方式并推动现有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育从低维向高维的跃迁。

方向四:测量评价建设

测量评价建设基于数智时代培养人才的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全过程、全要素记录学习者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从而为学习者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大数据保障,建立科学全面可信的教育评价体系。

原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集群技术有利于改变传统改变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全面、精确、可信、持续的教育测量和评价体系,有效支撑学习者核心素养测量与评价落实落地。采用“过程测量”“随时测量”“自适应测量”,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与全要素数据采集,系统化建模与智能化、个性化分析,提供学生全面的学习诊断,精准学习干预是“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的基本着力点。同时通过云计算等新技术不仅是学习者在学业水平发挥自适应功能,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生理、心理状态的诊断和学生思维能力的监测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极大的促进学习者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中心小学校长叶杰军表示,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一直以来是所有教育人孜孜追求的目标。《指南》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为每个学习者建立数字化、不可篡改的成长档案,让智能采集全程性、动态性、真实性的教育大数据,从而为学习者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大数据保障,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相对能建立起科学全面可信的教育评价体系。

方向五:学习生态融合

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带动了学习生态的进化,冲破传统学校围墙,让教育逐渐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社区和社会。新技术对教育的赋能,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传统的学校、家庭、社区与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场景、剧场场景、博物馆场景、数字图书馆或数字阅读和实践场景结合,它们之间通过广泛的连接形成体系。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实验小学校长赖济强认为,以西樵实验小学为例,深有感触。一是学校以“传承中国好家风,培育5A好家长”为目标,构建学习型家长学校整合构建社会协同育人环境,引导生命认知感、正心正德、心理健康正确发展,形成新学习型家庭的新学习模式,拓展学习者的表达与沟通、组织与协调能力。二是学校近期网络课堂中的新技术尝试,比如体育、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利用智能辅助学习场景沟通亲子关系,把平时的体育课堂变成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互动,在体育、音乐、美术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拓展亲子互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表达沟通(亲子沟通)、理解共情观念、强化问题探究与实践创新意识。这一辅助技能是学习内容在新场景的应用与新学习模式的形成,有效的增强学校、家庭的开放融合。

《指南》中的蓝图美好,规划清晰。作为实验学校能在《指南》的指引下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与实践,也定能使学习者的能力发展需要获得更完美的满足。

展望未来 值得期待!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未来学校研究院将于近期发布“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体系申报相关通知并开通相应申报渠道,届时相关信息会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未来学校研究院的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发布,敬请关注!

联系人:张翔  010-67876090

(通讯员  张翔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