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全览!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11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相互融合,彰显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枣庄市人民政府承办,枣庄学院、滕州市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届新时代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于11月5日至7日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隆重召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峰,西湖大学堂校长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枣庄学院党委书记曹胜强,枣庄市委常委、秘书长朱国伟,枣庄市政府副市长周宗安,滕州市委书记刘文强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山东省内外百余所高校的相关领导和媒体朋友200余人共聚枣庄,共同探讨熔铸卓越匠心,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路径。论坛通过微博、知乎、智课堂等平台进行直播。

匠心擘画 面向“十四五”构筑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四五”规划新蓝图,要求实现新发展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完成新发展任务。鲁昕阐述了中华源远流长匠心文化的内涵,指出卓越匠心为中国实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在解决卡脖子技术、实现强国建设技术自立自强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鲁昕强调,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造出来”问题,要求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部署要求,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坚定文化自信,继续践行新时代卓越匠心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希望论坛践行卓越匠心精神,久久为功:一是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匠心文化传承;二是系统推进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建设,以更广阔视野、更系统视角推进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建设体系,同城市文化、产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三是以更大规模推进职业院校文化自信建设,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与区域、行业特色紧密结合,共同开发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课程教材;四是坚持将传承职业教育文化自信与开放学习先进文化相结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表示:教育部、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以来,山东职教高考制度不断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办学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深化,多方协同联动持续强化。山东将认真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着眼教育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国工匠和技术技能人才。

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峰表示:“十三五”以来,枣庄聚焦树匠心、育匠人,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全市高职、技师、中职院校22所,机械、电子、数控技术等职教集团8家,每年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人。面向“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枣庄将大力弘扬以班墨奚为代表的工匠精神,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等方面趟出新路子、作出新示范。

匠心之源 在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匠心基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表示: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要求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期待高度契合。非遗保护和职教改革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青年人才职业培养提升迫在眉睫,如何形成教学科研管理三位一体的非遗传承平台,结合非遗传承设施和非遗传承基地打造实训基地,用好传承人教师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和保障支援队伍三支队伍是要认真思考的新命题。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就是不断创造能够适应甚至引领当代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扎根中国土壤,面向未来视野,遵循交叉和融合的知识创生逻辑,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大项目协同为驱动,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在创造新知识、新思想,孕育新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职教史专家楼世洲表示: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基于职业基础的敬业精神,基于生活基础的创客精神,基于事业理想的奉献精神。三者既是工匠精神的发展层次,也是工匠精神的多元形态。要在传承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创新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探索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鑫表示:烹饪职业教育承载着促进传统烹饪艺术与技术变革交融互动的使命,承载着使烹饪艺术适应新业态、新需求的使命。烹饪艺术是影响学生的思想模式和社会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并随学生职业发展持续传播,丰富文化自信的内涵,成为增强团结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匠心融创 在匠心文化传承中熔铸立德树人新引擎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斌表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雅士学院塑造现代工匠,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工业文明,构筑新时代工匠精神,创办“雅士学院”,构建“一中心·三课堂·三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具有“明德知礼、敦品励行、精技善工”风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强大的精神内驱力,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表示:职业教育需要美育教育,戏曲作为美育教育中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对促进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戏曲进校园要尊重教育语境,制度、经费、师资、教材的保障与建设,顺应互联网时代加强宣传、推广与创新。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泉淼表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融·善”文化内核,结合学校办学主体和区域特征,聚向“大学、区域、企业”三个文化领域,凝练了以“融”为道、以“善”为本的“融·善”文化价值理念,通过理念引领、制度规范、行为塑造和环境熏陶,构建“融合大学文化、融通企业文化、融入区域文化”三位一体校园文化体系,打造“校善、师善、生善”文化校园生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吴跃文认为:职业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同时也要将文化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出“匠心”(技术技能)+“文心”(文化铸魂)=“新人”(全面发展)的文化育人新思路,明确以《诗经》为核心,建设1+6工程,通过原创音乐、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坊建设、展示交流、辐射带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深信学子,达到春风化雨、行胜于言的育人效果。

强国之基 以类型教育文化自信滋养新时代创新高地

枣庄学院党委书记曹胜强认为:构筑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融通机制是国家战略的明确指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致力于构建一体化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技能体系,打造匠心践行、数智、重构、场景引领、协同演化、项目推进的人才培养驱动链,解决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生态位高度重叠和完全分离问题,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知识化、智慧化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由贡献“技能”向贡献“智能”过渡。

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表示:山东省2019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增加值占比达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1%,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必然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层次向上延伸。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深专业知识、精湛专业技能、跨岗位复合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链。

宝武大学技师培训中心主任吴福民表示:创新创业是中国宝武的基因,以创新创业驱动转型升级,依托和整合集团技术、产业资源,建设“1+N+1”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即一个内外协作、线上线下联动、立体式协同的钢铁创新众研平台,N个百亿级营收、十亿级利润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平台,一个“园区基地+创投基金+孵化器”的双创承载平台和服务平台。

美国普文农工大学(PVAMU)化学系终身教授、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学术院长范华军表示:国际化教育资源要实现本土化,要从师资培训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学院管理体系、运营体系等维度入手,对已引入落地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整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于教学、评估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基于国际标准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职业高校助推器。

高远务实 探讨卓越匠心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职教方案

论坛期间举行了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建设方案圆桌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枣庄市副市长周宗安及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上,双方围绕如何将“两馆”打造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文化影响力中心开展深入交流。

陈锋主任详细阐释了“两馆”“1+N+2+1+X”的功能模块,并希望通过构建时间轴、集成化、实战化和数字化原则,系统推进两馆建设成为融合过去,现在和未来全时空要素的职业教育发展集成平台。以智慧学习工场为核心逻辑、基于创新核功能,打造两馆成为包含职业体验、科技体验、创新创业、平台转化、典藏收集等多项复合功能的重要文化地标。下一步,双方将就“两馆”建设的落地方案开展具体论证工作。

论坛围绕“彰显职教文化自信,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主题,枣庄学院校长李东、北京工商大学原副校长谢志华、桂林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林娜、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运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吴跃文共同探讨了职业教育卓越匠心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机制。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组织考察墨子科创园、汉画像石馆、滕州博物馆以及高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考察等,系统展示中华卓越匠心文化的内涵魅力,彰显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探索职业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