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三种“机制”,即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因此,我们强调“在真实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真实环境就是课改跨界融合,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真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任务工作化;真做就是实践联系理论,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掌握真本领,这里的真本领是可视化、可量化的,就是我们说的举证具有统计性。从课程角度而言,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课程体系到课程群,课改的难度依次加大。
应用型教育是跨界教育,跨界教育需要跨界课堂。我们说“课程像老汤,设计是配方,教学是熬汤,评价是品尝”,这二十个字生动体现课程的三个阶段。跨界的课堂,有校外的,也有校内的,校外的初级课堂是跟岗实习,中级课堂是顶岗实践,高级课堂是包岗包项。校内的初级课堂是实训室内,中级课堂是真实项目,高级课堂是工作环境。
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校企合作方案。由于产能过剩,企业不得不阶段性放假,致使关键和重要岗位上的人员流失,进而影响质量和产量,为此学院与企业签订了共同打造“企业预备队”协议,将校企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学院按照转型高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的要求,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解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将“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与试验”“汽车生产企业管理”等6门课程融入工作过程,实现了“工作任务课程化”,学生在实践岗位上带着问题和思考完成生产任务,实现了“教学任务工作化”,从而实现了学生、企业双满意。
曹勇安,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