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塑新型大学形态丨技术重塑教育②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在“互联网+”的教育时代,传统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受到新技术的冲击,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已经站在了形态变革的前夜。当前,传统工业社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迈进,而教育正经历着从推广普及到质量提升的长周期转变进程。学校的教育形态变革必须要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认识。

大学形态变革势在必行:技术变革为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机制带来挑战

人才培养结构面临最深刻的调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快速发展,一些传统产业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旧的职业和岗位会消失,相应的岗位会逐步消失。应对技术变革的挑战,人才培养更需要系统谋划部署、更需要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要有效解决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开发问题,必须大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科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IT技术迅速发展及与传统行业实现快速融合,一场由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相应的,跟这些领域相关的专业和学科也在面临着转型,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面临改革,需要调整乃至进行自我革新、动态直观呈现教育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交互方式亟需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融合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教育的形态和未来学校的形态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系统性地进行思考和整体规划,需要融合大数据、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趋势,需要考虑整体时代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和学校形态的变革。例如,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现代社会,老师和学生的二维关系变成了老师、学生和人工智能的三维关系,学生需要适应,而老师和学校需要进行相应形态调整,才能让学生更好学习。

人们对传统“学校”的认识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才逐步形成,将“学校”的外壳全部剥离后发现,学校主要是由课程、测量、评价三个核心要素组成,而其内含了人才培养结构、学科建设及交互方式。因此,新技术对人才培养机制带来的挑战,必然推动学校形态发生变革。

智慧学习工场理念下的新型大学设计

为应对技术变革对人才培养机制挑战,中心打造了智慧学习工场这一集成载体,综合利用了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战略性新兴技术,构筑了泛在、灵巧、智能、融合、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化教育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未来大学的五种形态:

创新型的大学。创新不断推动现代大学走向经济社会大舞台,大学要成为新的引力中心,关键是要靠创新,才能成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动机。作为贯通科技、产业、社会创新体系的枢纽,创新型大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创新举措,助力未来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成为引力中心。创新型的大学,要推动教育自身的变革,首先要推动我们大学自身的变革,打破相对封闭和自主、自给的供应链体系,建设一个开放、多元、竞争的供应链体系。

数字化、智能化的大学。大学要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大学,需要打破边界,需要在高维的时空里面让学校连接一切。这意味着,需要把基础设施转变为需要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建构起来的智能基础设施。过去的大学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基于有形的土地、建筑、设备,今天对大学来讲,这些仍然是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基础架构的建立,“智能+”技术不仅帮助大学去延伸边界,也创造了大学的新内涵。

全球化的大学。高等教育需要一种全球性视野。教育变革中的重要特征,就是教育对于区域性的依赖会越来越少,这不是要摆脱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智能,而是大学的资源和影响力,越来越依靠对全球化资源的整合来实现。各种高教体系唯有更具开放性,才能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大学生以及解决全球性挑战做出自身的贡献。这需要基于全球互联的知识创新、分享和分发体系,进行全球化的协同创新,需要构建广泛多元的合作,从而解决我们面对的全球化问题。

新型组织架构的大学。大学的组织、机构、流程和机制等编成改革,是智慧学习工场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和重塑,促进教育资源供应体系与产业端需求体系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大学的新型组织架构的优势效能。以建在云端的大学为例,过去整个社会经济和知识结构是通过大量的中间体,比如说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公共的图书馆、博物馆再把个人连接在一起。但是今天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个体都连接到云上,这个云包括了知识、技术、信息、甚至是资本。这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非常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也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前所未有的。

让学习、生活、生命更美好的大学。以智慧学习工场为模型的未来大学,要赋予学习者新时代的生存力和幸福感。对于青少年来讲如何在未来生存,他们如何在未来的变革中新的世界中找到他们的幸福感,这都是我们大学所面对的新的挑战。在未来的世界里面,世界的变化,新的伦理、心理建设和精神发展等新的需求,都会成为大学所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未来的大学必须是“因需而智”的大学,是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服务的,关注学习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于应用技术类型的高校来讲,创新更应该聚焦一个目标,就是要服务更加美好的生活。科技创新都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创新的题材、创新的项目和创新的问题,都可以在赋予人类幸福的过程中,找到创新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

康复大学:未来大学的全新形态

自2015年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提出康复大学设想,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程参与了康复大学从列入教育规划到调研、顶层设计、校园规划等一系列工作。以智慧学习工场理念为指导,对康复大学从定位到发展目标、体制机制创新、学科专业集群、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顶层设计。2019年6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万众期待的康复大学(筹)正式揭牌。

产科教融合的底层机制设计。产科教融合将教育资源、科研资源、产业资源有效衔接,以“融”打造新动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实现康复大学目标定位的必由之路。以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康养产业链、创新链构建人才链、塑造教育链,把康复大学打造成引领和促进四链融合发展的关键枢纽,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

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康复大学借鉴发达国家有关健康和康复领域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和先进理念,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康复的优势,探索完善康复科学门类设置机制,推动学科创新、技术突破、模式变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科学学科体系。用新型学科专业体系替代传统学科专业体系,用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替代小而全、大而全的离散型专业结构,真正实现质量提升,推动学校整体学科专业水平的突破。

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大学。集内涵建设、空间布局和数字化校园“三位一体”等内容,进行同步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大学。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VR/AR 等技术,实现教育场景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搭建更具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底层学习操作系统,为学习者全生命周期的学习需求提供一站式支撑,推动整个康复大学的智慧运行。

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康复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应以新载体承担新使命、新空间展示新内涵、新设计呈现新理念、新场景实现新理想。校园规划应以生命为基调、以创新为灵魂、以和谐为品格,通过恰当的空间设计,展示学校的核心价值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着力打造一座将现代康复理念、生命关怀与中华传统仁爱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新地标,打造一所展示新时代发展理念、创新成就与使命担当的新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