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研中心 > 培训资源
第六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专家观点摘编

发布时间:2017-04-27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4月22日,第六期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圆满落幕。众多专家围绕高校转型与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育战略以及院校典型课程改革实践案例等作报告。现将专家的精彩观点整理汇编如下: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査建中:《面向职场专业教育语境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职场需求是专业教育的语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的语境。老师们擅长课程(学科)内容,但对语境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这是课程建设的短板和最困难的工作。不下大力量扭转,教师们都会绕着这些难点走。脱离职场和专业的语境谈课程建设是没有确定意义的。

专业教育目标的确定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满足社会和职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职场的能力标准提供合格的专业人才;第二个是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职业为导向,使学生具有就业的竞争力,国际上的顶尖学校都认为教学的第一驱动力是就业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力;第三个是满足建立“创新国家”的国家目标,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创新潜力。

我们提出五层专业教育模型。前两层是专业教育的目标:第一层是四个支柱目标,即学以求知、学以致用、学以共处、学以做人,这是包括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都要遵循的一个目标;第二层是工程教育目标,包括创新、创业、培育、适应环境、天人合一,这是抽象出来的产业界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第三层是改革三大战略,即国际化、做中学、产学合作,国际化是按照国际标准来培养人才,做中学是人才培养的方法论,产学合作是一种办学机制。第四层是操作模式,国际化建议用华盛顿协议,做中学建议用CDIO模式的十二个标准,产学合作建议考虑Co-Op Education(带薪实习课程)。第五层是学习过程,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项目团队合作的主动学习以及师生利用先进技术和工具的教学。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曹勇安:《高校转型的核心——课程建设》

我们的教育是跨界教育,跨界教育需要的是跨界课堂,我们说,课程像老汤,设计是配方,教学是熬汤,评价是品尝。这二十个字把课程的三个阶段体现出来了。跨界的课堂,有校外的跨界课堂,有校内的跨界课堂,校外的初级课堂是跟岗实习,中级课堂是顶岗实践,高级课堂是包岗包顶,使得企业跟你血肉相连。校内的初级课堂是实训室内,中级课堂是真实项目,高级课堂是工作环境。

六部委规划提出了三个机制。一是建立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的机制,二是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的机制,三是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的机制,强调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真实环境就是课改跨界融合,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真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任务工作化;真做就是实践联系理论,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掌握真本领,这里的真本领是可视化、可量化的,就是我们说的举证具有统计性。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院长姜大源:《课程开发的关键:结构问题》

课程体系设计应从职场需求出发,选足够多的样本,根据对应的工作职业技术岗位去寻求典型工作任务。课程开发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我们现在干什么?我们在找内容,它不是学术体系演绎的结果,而是职场需求的结果,我们应从需求出发找内容,应根据职场的结构进行教学化处理。

课程单元结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平行性结构,第二种是递进式结构,第三种是包容性结构。可以纯平行、纯递进、纯包容,根据具体职业情况和课程性质来确定。我们强调的是,确定结构需要比较,比较应属于同一个范畴,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的不是比较。

课程单元(学习情境)设计步骤是:首先,确定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梳理并列出这一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其次,实施对该典型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处理,选择对该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比较的参照系;第三,依据该参照系确定三个以上的具体工作过程,按照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原则设计课程单元(学习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项目、任务、模块、案例、问题等,关键是课程结构。

 

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

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核心的问题是内涵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转型不仅仅是增加实践教学或者跟企业合作,更应该是办学定位向应用型转变,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培养方案由知识输入导向向知识输出导向转变,课程体系由学术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师资队伍向双能型转变,育人向产学研合作和国家合作转变,那么,课程体系如何从学科体系向技术逻辑转变,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确定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具体在哪一个职业当中工作,所以不同的学校培养目标不一样,要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来确定我们的知识、素质等。

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强调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不过分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以专业为导向,以职业或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或技能为中心。

模块化课程体系突破了学科的定势,优化和重组了课程体系。模块是以能力为导向,围绕子能力来进行构建的,所以强调的是学生的梦想。有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也有资源共享。国外现在做了很多的模块池,大家可以共享,不同学校之间也可以共享,有利于教学的统一,有利于推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换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

 

常熟理工学院校长朱士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的专业核心课程,立足培养目标,关注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关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总体要求是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核心课程的开发上强调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范畴。在合作课程的开发上,我们注重的是专业跟着产业走。专业内容一定要紧跟产业变化,校企合作就是让专业内容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

应用型课程建设应注意几点:第一,教学内容必须有牵引性,不能用今天的课时讲昨天的问题,专业基础课还能如此,但是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则是行不通的,教学内容如果跟不上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就会落后,课程应该对接产业技术的发展。第二,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思中学,自己学,学以致用。第三,持续改进性,要求教学内容不断改进。

 

黄淮学院副校长王东云:《黄淮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黄淮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有:第一,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包括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完善实践教学,所谓实践教学不仅是专业实践,还包括军训、社会实践、工程训练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创新创业融入学生的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体系、课外活动、学生的发展评价体系;强调国际化。第二,开发应用型课程,强调实践,注重开发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推行项目驱动和案例教学。第三,深化教学改革,包括重构教学内容,由学科体系转变为工作体系,不是减少内容,而是内容重组;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第四,深度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最关键的,这几年我们和企业、行业建立了较多的人才培养平台,包括与一些大公司建立产教融合模式,通过项目建设引领课程改革。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以创新创业为引领 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要聚焦四个要素即知识、能力、品质、实践。第一,创新创业知识教育:我们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分层分类定位,针对人才定位梳理了课程,分为学术研究型、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三大类,后二者是短板,我们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第二,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第三,创新创业品质教育:每一个老师每一堂课都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特色的课程,同时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第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我们建学术型社团,激发兴趣,启迪潜能,并建立了爱创一条街。

 

西安培华学院教务中心主任唐学学:《西安培华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

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方向有三条主线:一是教师建设和完善教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特色建设方案等人才培养文件,二是从单元课程、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建立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三是项目内、分科内、学期内、学制内通过学习团队、实践团队、创业团队、法人组织达到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研究院秘书长张振笋:《课程改革:回归学生 重构学习》

高校转型不是定型,更不是自我设限,转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体现为:回归学生,重构学习。

不是因为学校转型所以要进行课程改革,而是课程改革推动下的学校转型。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从根本来说,是因为师生不满意。课程改革文化性的缺失,导致我们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方法层面上、方式层面上更新,缺乏课程理解。课程理解是课程改革的前提。课改坚持三问:事实层面,问改什么;技术层面问如何改;价值层面追问为什么。

课程建设坚持从学生出发,朝向:坚持从学生出发;坚持学生参与;坚持教学即学生研究;坚持学生评价,课程改革最后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学生出发,服务学习,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学习不是我思的结果,而是我参与的过程。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做”会的。学习是一种“嵌入”身体和环境的活动。

(通讯员  吴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