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科研平台与物理空间的“化学反应”

发布时间:2017-08-07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高校转型发展进行时系列报道七丨刘玉龙:科研平台与物理空间的“化学反应”


大学科学实验室平台规划建设、当代校园建设和城市规划......这些物理空间的建设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那些新思路?


当代校园建设的新特点

影响学校建设的因素:


1、教育教学对于教学空间需求的变化,学科教学方式变化对于空间有了新的要求;2、学校的外部环境,国家建设的外部环境管理发生了变化;3、收缩城市的出现。对于高校来说,学校与城市收缩的关系,可能是学校地址选择上的问题。作为有多校区、新校区的高校,传统的老校区的发展是否会受到冲击,老校区又没有新的活力去支撑它。现在的学校建设要和长远的发展联系起来,要更多地关注学校发展战略的问题。





从古到今的校园规划建设,教育场所的空间模式和学科发展是相关的,因为学科的变化,校园规划建设布局也在发生变化。

现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以美国为例,学校具体项目建设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建设、开放性空间、连通性空间。国内学校要进行持续性校园建设和更新改造;

以校园建设带动周边发展,在学校的建设中强调了与周边地区和公司的互动合作,才能够有机会形成相互融合的发展,现在大学城的共享区是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绿色标准的实现,不仅仅是绿色低碳生态的提出,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校园建设一个最重要的工作。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校规划建设的社会适应性,才能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学校本身对于最新社会理念的接受度,面临新的材料和建筑方式,校园建设要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校园规划建设要有弹性,建筑本身是有很大的弹性和宽容度的,建筑可以容纳各种发展可能性的变化。


科研平台实验室就是实训平台


应用型高校科研平台的公共性属性体现在三个层面:


社会层面——公办高校肩负着社会共享和产学结合的使命。

学校层面——要实现校内共享和学科交叉。学校管理要有一个机构进行管理,平台的建设水平要有阶段性的提升。

院系层面——不要把资源过度分割,不能用小农经济的思想去做科研工作。




公共性是现代科研发展的必然,国外基于团队的研究要求建筑具备交往的属性,必须要有交往和交流,需要教学和产学一体。关于科研平台公共属性的问题还有很多,关于开放与封闭的问题,开放与封闭在国外是以实验性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的,开放带来的就是有灵活性和可变性,有多种功能的适应性,但是开放带来的维护费用的增加;空间应该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适应不同阶段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楼层的分布要满足不同的功能;技术支撑,随着现在仪器的进步,可能性变得更加多了,仪器变得越来越小型化,wifi的使用能够保证信息传递。



科研平台的公共属性强调建筑中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其中包括了正式空间和非正式空间,不同学科不同思维的人能够有非正式的交流空间;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校园需要做绿色和低碳的建设,第一次建设的时候要规划得有弹性,为将来变化功能再改造做准备,重视项目本身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比如哈佛医学院是独立的机构,在哈佛的布局比较分散,其中一个楼做了改造,把学习中心改造在了原有的基础上,里面有一些公共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科研平台的工艺属性


国家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有一定的标准,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国民经济产业相关。

比如在德国绿色学校调研过程中,发现科研实训平台和产业行业的要求有很大特殊性,作为科研实训平台,实验室实训空间有很多工艺性的要求,对设计者和学校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一个学校对于实验室的工艺属性没有梳理,实验室本身是做不好的。

项目策划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要注重科研实训平台的工艺属性。项目设计的要求体现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实验室条件中,包括一些风向、交通、进车进料、安全、实验材料保障等等。实验室在具体项目的场地规划上也有工艺的要求。工艺性对于建筑的形势形态都有一定的要求。实验室的工艺要求应该在任务书上设计清楚,任务书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工艺,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方法在不同的学校里面都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也是不一样的。任务书要把各个阶段的进程进行总结。

实际上在计划书制定之时就有很大的风险,在做实验的时候可能导致的各种问题都要考虑,实验室是否需要配置多套电源、电源是否接地、实验室通风控制、照明要求等等。更加详细的阶段是对一个房间,包括对于这个房间的建筑样板、风格、尺寸,吊顶、墙门都要考虑。一个好的实验室工艺属性靠学校来落实,而学校要靠院系靠教授,教授应该在建设阶段提出意见和要求,才能够使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工艺要求。



案例分析

伦敦大学:新校区目标是为了建设科研文化、公共服务的空间、学生娱乐的空间,同时要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新校区建设不应该着眼于成为一个单一功能的建筑,在过去学校会把整个学校的建筑进行一个分类,一个楼就是一个单纯的楼房,而在伦敦大学新校区建设中,教学楼结合了各种功能区的布局建设,学术楼的一楼是零售商业空间和公共区域,楼上就是实验楼,一楼就是公共服务设施展示娱乐空间,所以是一个具备复合功能的楼,它对于周边的空间是有贡献的,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能够带来活力,建筑的复合性是今后教育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规划问题,涉及到功能组团综合性和学术增长的问题、院系紧凑发展的问题,学校形成的院系教学是组团式的院系机构,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公共空间。

清华大学:十年前的建筑规划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但是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和学校管理模式紧密相关,学校管理下学科的发展导向才能够形成依托于学科的公共服务平台。

山东农业大学:其校园规划是将学校的校园被道路分开,学校被道路分成几个院系的区域,不同区域的校区如何联系成为校园建设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北京化工大学:搬离校区、安排学术院系时,在人员安排上,研究生和本科生该如何安排?而且实验装备是无法搬离的,解决办法是学校对于校区迁移采用招标的方式,由各个招标公司制定分别制定学校发展和规划的方案,最后根据合理性来进行选取。

宾夕法尼亚大学:隔了很多街区办了一个纳米中心,国外对于学校新校区的设计按照新设计新理念新材料的方法进行,是为了体现新校区新楼房建设与老校区的不同。

利物浦大学:建筑系实验室安排在工程学院楼房里,虽然每一个实验室的面积都比较小,使用效率都很高,专职实验员的素质非常高,并不是学院实验室都必须安排在自己的学院楼里面。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综合实验室是以院系管理为主的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楼是由几个院系共同使用。

北大医学部:要建设改造一个发展实验室,怎么才能够建设的更加具有通用性,让每一个学校和老师都有使用的权利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说一个建筑要从一个规划的图纸变成一个实际建成的大楼要求要有足够的眼光和实际的规划。




(本文根据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专题研讨班(第七期)所作主题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