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 教育十三五规划-专家解读
怎样看待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周洪宇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从整体上来看,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基本精神,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法制为保障”,这是十三五教育规划的精髓所在。

首先看第一个方面, 以提高质量为主线。十三五教育规划明确提出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这是十三五教育规划的一个重大政策亮点。大家都知道,过去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推进主要强调的是教育公平,叫“促进教育公平”,甚至于2010年7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讲话题目就是《发展教育要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可见当时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强调。但是从十三五开始,尤其是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则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了首要位置。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开头一句话就是要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加公平的教育”。

“质量”放在“公平”之前,这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次,也是建国以后的第一次,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出了一个明确提示,也就是希望我们今后应更加重视教育的质量问题。这次把质量放在公平之前,是不是意味着公平不重要,或者公平没那么重要,我想恐怕还不能简单这样看。就今天的现实而言,我们中国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在今天,教育公平依旧是我们要努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事实上,我们现在教育的不公平还存在着多个方面,比如,地区之间,东中西之间,偏远地区和中心地区之间,不同层次学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教育的不公平还普遍存在。教育公平依然是我们今天要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为什么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要“更加注重教育质量”问题呢?这意味着我们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到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是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相适应的,也是我们教育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需要进一步注重考虑教育质量的问题。当然,这也与老百姓对教育质量有更高的期待有直接的联系。眼下我们上学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是上好学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对于接受好教育的需求要求更强烈。好教育当然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优质教育。所以在基本解决上学问题之后需要把教育质量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强调教育质量问题也和促进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有着直接的联系。

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是贯穿人类教育发展史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公平,一个是质量。有人类教育以来,这两个主题就一直存在,但是这两者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互相包容的关系。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是一种更加公平的教育。在教育公平里面,我们讲,除了要讲“有教无类”,还要讲“因材施教”。教育机会要面向所有人,让每一个人都接受教育。同时,教育公平里面还要做到因人施教。因人施教实质上就是注重教育质量,所以不要简单的把公平和质量对立起来,也不要简单地认为现在注重教育质量就必然会忽视了教育公平。一定的质量也意味着一定的公平,更高的质量同样意味着更高的教育公平。所以,今天把教育质量问题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它提醒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要通过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去促进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这是我们今后要面临的一项更重要的工作。与此相关,这也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教学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提高高校创新能力。

对于部分高等学校来说,还有一个“双一流”建设问题。所谓双一流”,是指建设一流的高校与一流的学科。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在这个方案里面,提出了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明确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务、建设任务和支持措施。这个对于我们高等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们有志建成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的高校更是给出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规划里面,我们也注意到,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展应用型、实用型和学术型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它是放在一块儿谈的。也就是说,规划强调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指我们的高等教育,也指我们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通,所以在规划里面也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是我们要把握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依然是我们十三五教育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但是十三五期间的教育公平和十二五期间的教育公平比较起来,无论是在面的方面还是在点的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不同,这里面,包括要促进教育公平,首先从学前教育的普及做起,要大力地发展学前教育,让更多的人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如果幼儿园少了,那谈什么普及学前教育呢?所以首先是要大力地发展幼儿园,同时,要在十二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资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换句话说,今后,对于学前教育阶段,一直到研究生阶段,只要你是贫困家庭子女,这个资助政策都要覆盖,这就叫做资助政策的全覆盖。要加快城乡义务学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我们过去已经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尤其是硬件建设,那么我们现在要进一步推进它的软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家可能注意到去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这是很少有的。在这个文件里面,对于如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包括为乡村培养教师,免费接受师范教育,包括师范生到乡村增持之后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乡村教师他的住房问题,工资问题,补贴问题,编制的问题,奖励的问题,有一系列的政策向乡村教师聚齐,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来加强乡村队伍的教师建设。另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现在也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重视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在最近几年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加强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总的来看,政府在履行政府基本公共职责方面,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未来的十三五期间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三五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大家注意这和十二五的教育规划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在十二五教育规划里是这样讲的,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前面多了个“基本”,十三五把“基本”两个字拿去了,叫“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不讲“基本”的,直接讲“普及”,这个难度更大。我们在学习、了解、研究、把握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词语表达的不同。要知道,在中央文件里,多两个字和少两个字,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仅重视程度不同,工作的力度也不同,安排的一些政策、资金、项目也不一样。在这些重要文件里面,某一类教育怎样去表达是需要反复推敲的。看起来很简单就那么几个字,就那么一句话,但是,每个字、每一句话后面它的含金量是不同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句话后面跟着的就是一系列政策、资金和项目,是一项项重要工程。高中阶段教育如此,高等教育也是这样。现在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来要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十三五期间不仅中职生,普高生家庭困难的,也要逐步的地免除学杂费。我们讲“高中教育”,什么叫"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其实包含两大块,一块是中等职业高中,简称“中职”,一块是普通高中,简称“普高”。目前中职和普高所占的比例,中职大概占45%左右,普高大概占55%左右,有的地方,两者的比例差不多,有的地方,普高更多或更少一些。但总体的比例,就全国而言,中职占45%左右,普高占55%左右。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这个占45%左右的群体已在逐步实行免除学杂费。十三五期间,又开始对普高的这个群体的贫困学生逐步的实现免除学杂费。而对普高逐步免除学杂费,就意味着,国家要增加几百个亿甚至是上千个亿的投入。同时,普通高中也加快了多样化发展的步伐。因为,就基础教育而言,到了高中教育阶段,要越来越强调教育的多样化,要对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所以,强调教育的选择化在高中阶段,十三五教育规划已经明确把它提出来了。你可以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你也可以就读高等教育,你也可以自己创业。但是,不管怎么样,在高中教育阶段要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做好学习上的、教育上的、技能上的各种准备。高中教育的多样化,现在正越来越普遍,要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需要,全面的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个方面,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改革是我们发展的基本动力,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已就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教育方面的改革,做出了明确安排。在教育方面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育人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的模式。二是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关键,多方位的缩小教育差距。三是以考试招生制度为龙头,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四是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教育服务业领域的有序开放”。所谓“有序”就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法规调控下推进;所谓“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就是向民间资本开放;对外开放,就是向国外优质资源开放、“有序开放”。那么在这次十三五教育规划里,在教育部分,对于如何进行改革,如何深化改革,如何进一步的加大改革改革开放的力度,又有了一些新的表述。尤其是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大学来说,要加强学校治理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定高校章程,通过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和体制,通过进一步的发挥教师在学校当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作用,家长的作用、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重视第三方组织的评价,这都是在十三五教育规划里讲得比较多的方面。在深化改革方面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包括,建立个人上好学习态度,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依托,扩大优势教育资源。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国家的总体目标是:第一:分类考试,第二:综合评价,第三:生源录取。这就是考试招生制度推进的三个方面。通过这个改革,促进教学公平,认可多样学习、终生学习的要求。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不是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拓宽全民学习、终生教育的通道,这才是最终目的。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目前各个省都在推进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国内这方面力度最大的有三个省。湖北也算进入了改革的第一阵容。在十三五教育规划里,越来越强调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改革。在这方面,以政府为中心,社会可以做的,就让社会做,社会不做的,就政府做,这就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发挥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的作用,就大学现有拨款机制栏来看,是很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目前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拨款,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拨款方式。发达国家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做法,是把教育经费委托给一个中立的委员会,政府负责投入,但是政府不负责直接的评价和投入,而是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以英国与受英国影响的香港为例,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英国是成立一个“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通过它来运作。香港受英国的影响比较深,是成立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后更名为“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通过它运作。这个委员会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教育部门不参与,财政部门不参与,由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加上有代表性的企业也就是社会用人方参与,它们构成这个委员会,然后每个学校提出自己办学经费的申请,由委员会对每个学校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他看你的经费的申请计划合不合理,然后来决定给你多少,给还是不给以及给多少,我们现在呢,没有这样一个委员会,就是根据各个学校自己的申请,由政府的财政部门直接或通过教育部门间接拨下来,这是一般基本事业费用,至于课题经费那是另外一种申请渠道。未来国家教育拨款机制如何进一步健全,最近几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相关委员会作了调研,有专家提出要学习借鉴这种第三方中介组织来评估和拨款的方式,政府出钱,但是政府不直接拨款给学校,由第三方来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获取经费。我想,这个建议如果被采纳的话,今后会对高校经费申请会提出新问题,我们以后不一定跑教育部或教育厅,不一定跑财政部或财政厅了,但是要影响那些专家、那些校长也不容易,因为每个学校的校长也只是一票而已,也不能左右其它学校的校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在一起认真研究,就会更多地从学术上、从专业上考虑实际情况,来安排拨款。当然专家的建议国家最后是否采纳实行,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毕竟还要结合中国国情,还要考虑到条件,选择合适时机等,这恐怕还要有一个相当长过程。但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是很可能的。

第四个方面,以加强法制为保障。大家知道,教育改革发展主要靠这么几个保障,第一是领导保障,第二是经费保障,第三是师资保障,第四是法制保障。在这四大保障中,法制保障是最基础、最长远、最根本的保障,凡事终究要靠法制保障。比如说领导保障,领导保障也有章程的规定,也要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对于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里就作了明确规定。所以高校的领导也要有法律来制约。在投入方面,同样如此,我们现在没有专门的教育投入法。我认为,如果《教育投入保障法》制定有困难,那就制定《公共事业投入保障法》,在法律里面明确规定各个公共事业投入及其比例。现在,我的意见是,即使不独立制定新法,至少也得在原《教育法》里,做出一些相应的规定,要有更加明确的表述,有助于教育投入保障,而不会因为人事的调整,因为认识的不同,而对投入的重视不一样。师资建设也是这样,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要修改完善《教师法》。所以,在“十三五”期间,教育法治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不仅原有的法律不够,一些原有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修订。而且根据形势的发展的需要,还要制定出一些新教育法律,比如《校园安全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