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小学未来实验计划 >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您的“幼儿园”快递到了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为儿童提供适切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幼儿园的建设品质,直接影响儿童发展的质量水平。

如何积极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新挑战:创造出满足中国儿童心智情性快速发展需要的“未来幼儿园”体系?本期文章为您分享未来幼儿园布局建设的“四步心法”。

漂亮的幼儿园先来一打?

对于未来幼儿园,大家都有美好期待。朋友圈展示了许多国外漂亮的幼儿园,许多网友就纷纷表示也想“淘宝”一款,希望“快递”一份。于是乎许多幼儿园的建设者也跃跃欲试。德国的森林幼儿园来一打!日本的海边幼儿园来一打!

德国的森林幼儿园

日本的海边幼儿园

幼儿园建设不能悖离基本规律

教育是国之大计,不能“短视媚俗逐利”。

如果我们基于美好的愿望,依样画葫芦,大量投资于“概念优先”“形态优先”“资本优先”的“潮牌幼儿园”,悖离了我国幼儿园教育、运营、发展的基本规律,短期的热潮退后,必将直面“一地鸡毛”之困。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幼儿园生态的恶化,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错失国家幼儿园教育升级发展的关键期。

建设美丽幼儿园的几个关键点

1. 园舍选址“儿童优先”“社区优先”

基于传统的园舍规划理念,在相当长的时期,幼儿园仅仅是“公共服务设施”大类中“教育设施”中的一个普通项目。园舍选址布局规划的要求主要从满足学位需求及管理安全的视角提出,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园舍选址规划并不理想,仅仅满足于“有幼儿园”而没有在“好幼儿园”上着力,导致许多幼儿园选址布局及运营中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保育和幼教品质,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新时代的幼儿园园舍选址规划应突出“儿童优先”“社区优先”理念。

在原有园舍基础上进一步把“发展儿童”的效能、服务社区人口规模、服务范围、服务品质作为判断园舍品质的重要标准。及时开展入园人口调查及趋势分析,合理规划普惠性幼儿园、非普惠性的数量比例、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

依据教育部学前教育三期(2017-2020)发展规划明确普惠性幼儿园达到80%的要求。指导各类型幼儿园科学布局,实现对区域的幼教服务全覆盖,基本满足不同需求家庭的教育需要;基本满足各类幼儿园维持正常运行的生源条件

2. 高精准区域定位

幼儿园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主体、经营管理、服务体制等会有不同的差异。全日制、半日制、定时制、季节制和寄宿制或混合制模式在用地空间选择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幼儿园的定位特征也深刻影响规划设点布局策略。

如普惠性幼儿园考虑重点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效率。

中高端幼儿园目标服务群体、服务范围不适宜按照普惠性幼儿园的服务范围来划定。

园舍统筹规划应加强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布局,实现对适龄儿童无盲区覆盖。而中高端幼儿园的选址规划布局会更多交给市场主体来决定,实现差异化服务。但是也必须进行规划引导,避免区域过度集聚形成恶性竞争带来的学位和服务资源闲置、浪费。

3. 具备不经打磨的自然美

幼儿园园舍选址布局应当着重优先考虑实际的日照、通风等微气候因素。阳光充沛、通风良好的幼儿园区,在阳光下交往活动,在自然、清洁空气下呼吸生活,是幼儿在学前年龄段最基础的环境需求。

随着居住区容积率、密度的增加,高层、甚至超高层住宅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居住区内部自遮挡情况越来越严重,许多现存幼儿园区的日照直射及自然通风条件变得不理想,有些甚至难以保证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园舍内的环境要素也应该体现对儿童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支持。

4. 空间可达性优先

在园舍服务区域范围内,儿童尺度最典型的表征就是园舍空间可达性。以园所为核心构建“15分钟社区圈”,从有利于营造兼具环境友好、设施齐备、活力多元等特征的社区生活圈的角度,一般范围在3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约3-10万人。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

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在空间可达性上略有差异。普惠性幼儿园基本符合规范服务半径需求布局,在幼儿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中高端幼儿园藉由通勤校车、公交系统、家庭自有交通工具可使服务半径适度延伸。幼儿园不宜布局在交通主干道旁。

5. 开放、多元的园舍

幼儿园园舍规划建设可以结合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建立起“幼儿适用型”模块空间,建立与幼儿园日常运营密切融合的“吐纳机制”。在形态上实现“园舍区”+“园舍外专属公共区”+“园舍外共用公共区”的有机结合。同时,园舍的公共空间可在公共假期成为社区幼儿专题活动及休憩娱乐的“社区文教空间”。实现幼儿园园舍在运营中的“拓展与收缩”,拓展“环境育人”“社区支持”功能,成为紧密附着并服务于人的“功能场”。孩子们可以在“森林园”学会采摘、观察与手工,在“运动园”腾挪跳跃攀爬,在“博物园”里探寻科学的奥秘……未来的开放式社区、城市、博物馆、公园都是幼儿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布局模型导则体系亟待建立

幼儿园的未来化发展要在模式建构及建设标准上开展创新引领工作探索,切实提升未来幼儿园建设水平,提升居民教育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提升社区凝聚力。进行幼儿园布局规划时,应根据社区属性、社区内居民需求及需求发展趋势的不同制定富有弹性的动态配建指标,凸显公共服务设施属性。

可结合学前教育立法工作的开展,组织集合规划学、建筑学、幼儿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工程学、教育技术学、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专业人士组成跨专业的研究团队开展我国幼儿园布局类型化模型构建探索。通过对现有幼儿园布局模型的综合分析,进一步结合未来幼儿园发展理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区域、城乡、社区发展需要和新时代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幼儿园布局模型导则。明确导则适用范围:涉及到幼儿园所的总体规划、单元规划、控详规划及建设项目,必须参照导则开展编制、管理和实施工作;导则未涉及的内容,应当按照国家、市级行政区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导则的相关准则和导引,通过控详编制、土地出让前评估等方式,明确具体地块的管控要求,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作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以导促建,促进有序建设,提升治理品质。

让孩子有品质童年,为幸福生活奠基。不是零敲碎打用“洋泾浜”模式拼凑各种时尚概念,而是要扎实面向未来创新建构适切的幼儿成长环境。选址布局有规范,有了好身板,未来才可期。中国娃中国范儿,必须要有中国模式的幼儿园体系。

(本文选自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实验研究条目成果,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未来学习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廖文,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