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06-05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将依托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发挥国际创新孵化中心的平台作用,确保所有参会单位精准对接。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北京市为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北京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指示,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北大、清华、中科大、北航、北理工、农大、北科大、北交大、北工大、北邮、北化大、中传媒、南科大、中科院等14家学术单位和商飞、新奥等100多家行业龙头及高科技领军企业为基础,于2014年8月28日创建。


使命和目标

该研究院以“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致力于新知识的发现与应用,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使命,采取“大学与大学协同、大学与产业协同、企业与行业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首都知识经济与地方产业经济协同”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原创科技的策源中心、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中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中心,并最终形成国际一流的创新中心”。

组织体系

研究院按照“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思路,由相关大学和企业按照行业组建若干协同创新中心,并由中心成员共同出资设立各中心专属的协同创新基金,采取独特的“协同创新中心—基金二元耦合”体制,即协同创新基金遴选项目及领投,政府投资及资助自动跟进,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市场配置资源,推动知识、技术、产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研究院一期规划建设了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大数据、半导体光电子、现代传媒技术与虚拟现实、未来网络、光电材料及应用、能源材料及应用、纳米材料及碳材料、水处理及土壤修复、节能减排、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与食品工程等14个协同创新中心。

按照围绕创新链组织人才链的思路,研究院形成了基础研究(大学双聘教授)、应用研究(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产业发展及示范应用(企业人员)等300多名多层次人才队伍,有效保证了科研的效率和效果。

按照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的思路,研究院形成了包括自然基金、政府专项经费、知识产权基金、协同创新子基金、银行融资及社会投资等在内的30多亿元的多元化的投资体系,资金体系覆盖了全创新链。


发展布局

北京统筹,全球研发,全国转化

为保证研究院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研究院在硅谷、香港设立了分院,遴选了来自斯坦福、伯克利、密西根、港大、港科大、香港应科院等世界一流学术机构的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就地开展高水平研究,项目完成后转移至境内转化。2016年,研究院启动了“国际协同实验室”建设,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开展前瞻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高校协同创新。

研究院实施的“创新菁英计划”,吸引了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密歇根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加入,通过“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模式,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培养新机制。

研究院在海淀区北清路规划建设占地600亩的北京协同创新园,将建成60万平方米集研发、孵化和企业创新型运营总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累计启动科研项目134项,包括“仿真软件”“外骨骼机器人”“兆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其中,美国分院启动了12个项目,有3个项目已完成研发并转移到北京。这些项目将在1—2年内完成研发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已有92个项目成果实现转化,以创新支撑创业的格局初步形成。

此外,研究院与包头、南京等地方合作建立产业化基地,北京设立研发及运营总部,地方实施规模化生产,较好地将北京的科技优势与地方发展结合。目前,已初步形成“北京统筹,全球研发,全国转化”的院地一体化发展格局。

愿景

研究院建成后将整合国际知名大学10所以上,聚集领军人才100名以上。每年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200人左右,创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大技术50项左右,新增创新创业企业10家以上;为北京100家以上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支持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成为北京学术与技术高地、人才引进与培养高地、产业孵化与创新经济示范高地,为国家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