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专家学者热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7-12-25                               来源: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对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服务需求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应该做哪些响应?专家学者对这一意见做了评述解读。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夏清

研究生的培养应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论文的方向,应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彻底改变重论文、轻应用的现状。

重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环节的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论文工作应真刀真枪。防止人才的软化,课题研究计算机仿真化。

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精!要新!要用!要提高研究生获取知识的效率,要将产业的新需求容纳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要教会学生如何应用知识。


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  安雪晖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和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该意见:

充分发挥已有的校企合作成果,将研究生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各类平台,例如校企联合研究院的运行和研究工作相结合,开拓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项目。一方面可以在研究生教育经费上获得国家和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研究课题与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能实现更有机的结合。

优先发展学科交叉的产教融合项目,顺应企业急需的新型人才的需求,在学校层面鼓励产教融合型研究生,在培养计划和研究课题上进行学科交叉,既可以促进新工科的发展,又可以倒过来影响和培育交叉学科的创成。

把产教融合型研究生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校地校企科技服务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相结合,争取多方资源,以人才培养为抓手,为学校全面服务新时代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  李小东

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发布的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也提出了可概括为“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科学明确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是有效落实目标的前提和指挥棒,也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是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研究生?具体来说,即如何建立更为全面的考核指标能将在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对需求服务的有效贡献考虑进去?考核体系如何将毕业的研究生对社会、行业和企业贡献和获得认可等长期、动态的情况考虑进去?这些可能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呼应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管理系目前要在工程管理硕士(MEM)人才培养中紧密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需求,与中建、中交、中铁、中水等承担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工程公司合作,重点招收从事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骨干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旨在培养拥有全球视野,对中国工程建设“走出去”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未来也将根据MEM的招生总体要求和侧重,聚焦工程建设国际化、智慧城市、PPP项目融资、建筑工业化、智慧建造等对工程管理高端人才培养的需求,有侧重地招收符合需求的学生,确保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本方向人才培养的持续开展。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陈煜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出的非常及时,对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数字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分析及创新创业方面,由于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业界的实践和人才越来越走在学界前面,所以高校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升级,应该加强和业界的合作,产教协同,通过建立长期合作,聘请业界导师、产教合作开发课程授课和实践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接受最前沿的技术和创新能力训练。过去几年清华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大数据能力提升证书项目、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在这些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武永卫

我觉得对深化研究生教育非常有影响力:强调以提升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为导向去开展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的重构应该强调与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切合度;课程建设加大企业的参与,甚至以企业为主进行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培养和学习更能和产业贴近。


清华大学工物系教授  高喆

学校正在关于硕士培养定位规模和培养途径的研讨,这个文件的发布应该说是恰逢其时。相对于更加注重通识培养的本科教育和定位高端学术引领的博士生教育,硕士生教育应该着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中需求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产业变革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撑。为此,需要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认真设计,在包括指导方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践、论文设计的全过程中考虑如何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此外,在硕士研究生招生环节,应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申请审核制度,吸纳有志于应用型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尤其是,从机制上要鼓励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通过研究生教育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才。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肖星

意见强调教育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研究生教育上,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本科教育越来越成为基本素质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则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基于《意见》,我认为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调整和呼应:

明确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和硕士研究生面向实践的特点;硕士研究生在学科设置和名额分配上加入学生就业情况的考虑因素,定期(比如每五年)重新进行评估和调整。

适应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途径,对院系联合设立项目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深化与引领企业或行业组织合作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机制,包括招生、培养和就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庆龙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十分重要。

产教融合不仅进一步指出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有重要意义。

对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来说,贯彻这一意见,应有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作为研究型大学,在突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还应重视硕士专业学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清晰确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具体措施。

只有大批培养更多的产教融合专业应用型人才,才能把我们技术大国提升为技术强国。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  张淑林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是国家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又一重要举措,特别对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工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国工程教指委一直高度重视联合培养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提高研究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教指委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和要求,早在2014年就在全国各专业学位中率先开展了“全国示范联合培养基地”的评选表彰宣传推介活动,目前己评选出三届共108个联合培养基地,每届都将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汇编成《产教结合协同育人》一书出版发行,受到全国四百多家院校的欢迎。

2017年,工程教指委又认定了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为全国首家联合培养开放基地,该基地面向全国几十家院校,服务顺地区域的几百家制造业企业,在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促进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同时,工程教指委还与石药集团签订共建制药工程领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的合作协议,着力打造依托重要企业,服务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

建设联合培养基地,旨在形成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程专业学位联合培养模式,培养“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产业需求的质量。

《若干意见》是我国首次出台的促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文件,其中许多内容,是工程教指委正在进行的改革探索,许多思想理念,是工程教指委一直呼吁倡导的。我们要认真对照《若干意见》中的新要求,进一步推出新举措,深入推进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上海大学战略院副院长  于晓宇

《意见》将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服务需求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的影响。

第一,“产教融合战略”是“校企合作战略”的创新升级,旨在提高产业界和高校联合的紧密程度,由“相加”升级为“相融”,破除产教各方在各类界面上的壁垒,构建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相比其他基础学科专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产教融合”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第三,“产教融合”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发力点,《意见》对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途径、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第四,“产教融合”将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推动人才培养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的影响。

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将直接影响、优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上的布局。产业所需、区域急需的学科专业将被大力发展,事关国家战略、国家安全的学科专业将被大力支持。缺少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力的落后专业将逐步退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第二,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将打破产教壁垒,使研究生能尽早熟悉、对接企业、产业和区域需求,优化能力培养路径,使研究生从“专业人才”培养为“行业人才”。

第三,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将对在校期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做哪些响应?

第一,高校主动了解、对接产业、区域需求,要“走出去”,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

第二,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和工程化基地,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升级“校企合作”为“产教融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姬红兵

示范基地是原来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我们自由探索的一种方式,现在国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所以需要提高层次,扩大影响,在更高水平上做出一些工作。

这个产教结合与我们过去的工程硕士培养不完全是一回事,应该是整个高等教育与产业和科技结合的一揽子鼓励性的政策,工程硕士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我们应该在更高的,比如博士和硕士怎么去推进产教结合方面思考?

在这样的一个政策框架下,可以做出很多探索性的做法来。

要突破原来工程硕士与企业结合的这样一个较低水平的合作基础。应该以重大问题的解决,产业升级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作为切入点,思考相应的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如何嵌入,如何作出贡献?

我想教指委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我们那大都是教育背景,所以不可能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来拓展一些事情,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外部的环境,如何借助外部环境推进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能够切切实实将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是根本。

原来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主要是解决工程硕士实习实践的问题。可以说更多的是在较低层次水平上的一种无奈之举,真正要做的有水平,有质量,必须要有企业的大力参与,企业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才能够使得研究生教育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我还是在看这个意见,很多的话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理解,国家出台这样的一个意见,肯定不是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去理解。


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原副校长  朱跃龙

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的重要行动,是适应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要求,全面回答了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统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纲领性方针。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产教融合是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制度创新,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培养“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应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加强与行业组织的对接,做好人才培养标准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固化校企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招生、培养、就业)的参与度,进一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同时,我们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质量的关键。

培养单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定位。结合不同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自身办学特色,落实各项改革要求,彻底改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化倾向,逐步建立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