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重构协同育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新路径|IFIE深度盘点

发布时间:2019-05-23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517日,来自高校、企业等机构的相关专家、代表齐聚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IFIE)“实践导向:重构协同育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分论坛,交流经验亮点,积极建言献策,共探以实践为导向的协同育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建如在《新时代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的报告中提到,实践育人本质上是知行合一,思想实践融为一体,将学说与实践紧密连接,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体会。当前,高校开始依托一些大型企业,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方式,或者大学依托于当地的产业集群建立行业学院,建立产业学院,把基础性课程放在院系,把专业学科、职业思想训练放进产业学院进行。还有一批高校开始与行业企业通过研发道路,通过紧密结合方式,进行产学研协同,形成了新生态,建立了新的生命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要以外部保障促进内部改革,通过内外融通,最终形成应用型教育新生态,这就是我们要打造的产教融合生态。

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

五邑大学副校长董超俊在《瞄准区域产业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的报告中提出,学校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这既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也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其中一般实践能力包括自主学习、组织管理等,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专门方法、专项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后者需要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型高校应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为己任,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全覆盖。我们创新了学术模式,完善产业结合,不断推进协同育人成效。

从学情分析把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所长史秋衡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学情分析把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中提到,我们应该思考学生发展是如何产生差异的,要反思当前不同类型学校、不同类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指标却非常相像的原因。需要设计并建立综改路径:

通过立德树人:明确改革的核心问题;

通过一流特色:研究自身的特长与优势;

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机制体制平稳转型;

通过职能发挥:全面调动改革内动力,关注学风、教风

通过过程控制:找出改革重要环节,设计符合校情、操作性强的改革评价方案;

通过攻坚克难:取得重点突破;

通过内涵提升:形成整体的使命、愿景及绩效目标体系。

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东软实验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院长温涛做题为《混合式教育——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的东软实验》的案例报告中提出,在数字化时代,混合式的学习和教育模式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最佳选择。他从专业建设、教学组织形式、环境与资源建设、支撑平台、质量保障方面具体阐述了混合式教育模式的构建。他指出要做到混合式教育,就要构建混合式教育生态系统,并从校级顶层设计做起。

新时代做好三融合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院院长方志军在题为《新时代,三融合》的案例报告中提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以“需求驱动、校企合作、工学交融”为理念系统设计并创新实践了以“协同育人”为核心目标、“协同办学”为基本途径、“协同就业”为重要引擎、“协同创新”为发展源泉的“四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在实践探索中提出拓宽协同主题,提升协同能级,通过协同科技创新、科学研究、前沿成果等要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赋能高校教师发展构筑AI人才生态

百度技术学院副院长李黎在题为《开放平台 共享资源——以赋能高校教师发展构筑AI人才生态》的案例报告中指出,当AI深度嵌入到所有设备和服务中时,传统的AI行业会进行一场变革。他认为,AI技术有多维分支,AI技术从底层深度学习到上层AI应用,存在多技术层次。他提出,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内容?学习内容的深浅度应该如何掌握?未来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对应产业人才需求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目标充分结合,才能真正将人才培养工作应用到对应的产业层面。

微软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微软大中华区教育行业技术总监周轶在题为《微软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案例报告中指出,微软结合高校自有的孵化器、创业园,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资源包括导师指导等,以帮助创业的学生完成从零到一的突破,提供从头到尾的解决方案,与学校进行深度产教融合。从内容来讲,具体分为专业共建、师资培养、人才培养、课题共同研究、专业认证等八个方向。他认为专业认证对于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的真才实学直接决定其就业后,能否快速上手,并完成企业分配的工作。国际化认证可以有效衡量一个学生实际应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高端对话 建言献策:助推综合实训基地建设

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汪忠国、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三处资深经理苌景洲、株洲职教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肖应国、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教育合作总监封佳诚分别从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运用信息技术、融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经验,建言献策。

通过学习交流,与会专家认为只有通过科学布局、系统设计,形成区域性的实训基地群,才能支撑区域战略和产业发展,才能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影响力,才能形成多维共撑、相互依存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