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8月8日在线课程上新! 2023年全国教育统计工作启动,培训助力统计队伍梯度成长

发布时间:2023-08-01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实现教育统计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干部培训在延安举行。

培训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一级巡视员楼旭庆明确提出,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推动教育统计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统计改革创新,防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做好统计普查调查,强化统计监测分析,深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统计力量。同时强调,教育事业统计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正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科学编制教育发展规划的主要数据支撑和信息来源,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编制更是离不开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推演、支撑、保障。最后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统计调查制度,正确理解指标内涵,做好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监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深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发挥统计服务职能;持续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统计基础知识、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修订内容、学校(机构)代码管理、教育统计信息系统使用、教育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教育统计服务教育科学管理与决策等内容开展。

同时围绕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素质专题研讨今年培训工作,专家共同商讨“线下+线上”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在线培训专业、权威、面广、量大的特点,服务统计人员多通道成长。


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将于8月8日上线


一、持续做好统计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扎实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推进整改  认真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2020年9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授权,国家统计局对教育部开展了常规统计督察。2022年7月22日至31日,国家统计局第6统计督察组对教育部开展督察“回头看”,期间,赴沈阳及其下辖皇姑区、大东区教育部门进行了延伸督察,并于11月24日反馈了督察意见。

针对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问题,督察组提出有关意见建议:一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化思想认识,加大传达学习力度,加强教育统计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履行督察整改主体责任,推动统计督察发现问题全面整改到位。三是严把数据质量关,加大源头数据审核力度,进一步提高教育统计信息化水平,切实提升教育统计数据质量。

关于做好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的几点要求。

第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抓好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2016年)、《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2017年)、《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2018年)、《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2021年)等重要文件的再学习、再贯彻、再落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

第二,进一步开展自查自纠。各地要充分认识统计督察“回头看”的重要意义,以更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统计自查自纠工作。对照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提到的源头数据审核、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队伍建设,统计培训指导等重点领域,举一反三,查找自身问题。对照《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按要求做好教育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报备和审批。根据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任务和整改举措,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发现问题逐一整改。对统计造假等违纪违法行为,更要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惩治,露头就打。

第三,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深化督察整改成果。以重点问题整改带动全面整改,将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固化为工作制度,推动教育统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健全防治统计造假的刚性制度。持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教育统计战线营造严格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良好氛围。

健全制度  优化完善教育统计报表制度,满足教育事业发展新需要

教育统计调查制度是教育统计工作的基础制度,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好发挥统计服务职能,本着审慎稳妥、不作大改、与时俱进等原则,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各地要认真学习并传达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调查制度,扎实开展统计调查,强化对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重视质量  开展统计数据实地核查,严守数据质量生命线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根据工作部署,教育部今年选择了辽宁、浙江等6个省份开展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实地核查。核查发现,各地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料管理、数据应用等方面形成了典型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统计人员变动频繁、数据错填漏填、指标理解不到位等问题。

在实地核查之外,教育部还随机抽取学校,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开展统计数据质量分析,并形成“一校一报告”。在去年年底的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汇总审核期间,随机抽取了32所各级各类学校,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各校近3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中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其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的匹配情况和内部逻辑关系等,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审核。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校一报告”。这既是基层教育统计工作的集中展示,也是督促基层严把数据质量关的有效形式。

精准培训  举办区县教育局长班,提升领导干部业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的基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统计调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培养提升业务水平、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加快数字化发展,助推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今年4月,在上海举办了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专项培训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260名区县教育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同步开通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渠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实效。

夯实基础  抓好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推进系统对接、数据共享

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意见指出,要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总体设计,实现国家与地区层面教育统计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对接,切实推进统计数据共享。为持续做好统计督察整改工作,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在充分调研和前期沟通的基础上,在全国选择了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和校级单位承担教育统计信息化试点任务。

强化服务  发挥统计职能作用,服务科学管理决策

加强数据分析,发挥统计在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多维度开展统计数据分析和发布工作。今年上半年,教育部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报刊等渠道及时发布各类统计数据报告。

二是聚集人口与教育问题,回应中央领导关心。教育部委托专家团队,基于国际可比的教育统计数据,围绕人口变化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人口变化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变革情况、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人口与教育发展政策比较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发挥了服务决策的重要作用。

三是聚焦长三角教育现代化,促进国家战略布局落地。自2021年以来,开展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已连续三年写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目前,发展规划司已组织开展了两轮监测评估工作,形成了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总报告、一市三省分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监测评估工作及成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引导长三角区域率先回答好什么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加强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监测评价工具、方法、实施机制等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是升级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提升教育统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统计支撑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整合教育、经济、人口、国际形势等数据资源,为制定政策,跟踪、监测与评价政策执行效果提供服务。未来我们也将通过统计数据在线服务通道对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在线数据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不断推进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高质量的统计保障。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教育统计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数库”,又是“智库”,做好教育统计工作至关重要。首先,统计是“镜子”,它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准确反映现状有利于找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也能够体现建设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其次,统计也是“尺子”,它监测评估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进程。教育是百年大计,建成教育强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统计监测进程的重要作用。基于统计数据,对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的分析研判、预报预警。最后,统计更是“风向标”,引领教育事业前进发展。中央关心什么,强国规划纲要强调什么,统计指标都会灵敏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主攻方向都作出顶层设计,教育统计调查制度要闻风而动、迅速作出调整、更新。


三、对今年统计工作的几点要求

1.认真学习统计调查制度,正确理解指标内涵

请各地务必学懂、弄通、吃透今年调查制度改革和指标修订内容,确保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熟练操作,并做好相应的培训和布置工作。各地要认真学习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调查制度,扎实开展统计调查,强化对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做好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督察“回头看”教育部情况的反馈意见中提到,教育统计系统存在统计人员力量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提出,要加强教育统计队伍建设,强化统计培训指导,完善教育统计人员激励机制。各地要加强对本地区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强化逐级培训体系建设,统筹安排好省、市、县、校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上,要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最新决策部署及时纳入培训内容,加大教育统计培训力度,持续更新优化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培训对象上,聚焦培训新入职同志、基层业务骨干和区县级教育局分管负责同志,形成激励机制;培训方式上,将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好国家级培训基地和各省培训基地,开展好线下培训工作。升级在线培训平台,优化课程和用户体验,不断扩大拓展培训覆盖面,通过向脱贫县提供全员培训等形式,向基层倾斜培训资源,强化基层队伍建设。

3.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监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始终牢牢坚守这个生命线。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2021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2021)》,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统计质量评价标准、保障措施和统计业务流程要求。2023年年初,国家统计局印发了《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核查办法(试行)》,聚焦源头统计数据质量监督和管理,严格落实各级统计机构对源头统计数据的审核责任,督促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的法定职责,为保证统计调查对象报送源头数据真实准确,有效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各地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好该办法,狠抓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

4.加强统计监测分析,用好用活数据,充分发挥统计服务职能

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加强教育事业发展形势研判,发挥统计监测评价职能,更好服务党政决策,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统计产品,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教育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开展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持续推进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

5.持续开展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试点基础上,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鼓励各地建设以统计台账为基础的省级统计数据采集系统,以信息技术为统计赋能,加大行政记录转化为统计数据的应用力度,推动行政记录与统计数据的衔接、业务系统与统计系统的互通、数据采集与统计服务的联动。

上述工作要求,请各地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本次培训内容,认真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各级业务培训,强化人财物保障措施,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各级各类教育统计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