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成为“能效领跑者”,建设美丽校园

发布时间:2019-07-23                               来源:教育之弦

绿色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教育部积极部署,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为加快“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的推进,7月1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签署教育系统“能效领跑者”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加速校园能源系统全面升级改造,打造“多种能源互联互通立交桥”示范应用,构建现代能源综合服务体系。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尹积军、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学校节能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力学笃行  “把江苏打造成为绿色校园的示范区”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绿色校园建设是践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理论的具体举措,要充分认识到绿色校园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为此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要将绿色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的战略发展来看待。绿色校园建设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多重效应。绿色校园既是学校绿色教育的第一教室,又是绿色科技发展的第一实验室。

陈锋主任认为:

“双方的合作能极大促进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技术示范、管理示范、模式示范的‘三个示范’效应的形成,并且能够在校园智慧微电网建设、碳排放交易、电力互动等领域产生极大推力,加速校园能源系统全面升级改造,打造‘多种能源互联互通立交桥’示范应用,构建现代能源综合服务体系。希望江苏省教育厅大力支持开展学校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能够把江苏打造成为绿色校园的示范区,创新模式,推动新型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同力协契 打造“多种能源互联互通立交桥”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表示:“绿色校园建设工作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生态文明建设理应高校先行。江苏省教育厅将继续按照教育部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各项政策,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推动江苏各学校积极参与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努力从绿色校园迈向美丽校园。”

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积军表示:“协议的签订将推进双方更深层次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双方将充分发挥管理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共同倡导校园电气化、清洁化、智能化的用能方式,推动江苏高校率先建成‘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表示:“南京工业大学是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绿色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能效领跑者项目建设,把学校打造成综合能源服务的实验室,学校要成为绿色校园建设的理念先行者、成为智能管理与智能制造的探索者。”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签署教育系统“能效领跑者”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多种能源互联互通立交桥”示范应用,在江苏省联合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战略发展;积极推动高校能源系统全面升级改造,推动高校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全省高校系统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接入全覆盖,实现高校用能的全面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推动建立校园分类建筑能效标准,实现高校能效水平的科学评价;推动“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江苏高校用能管理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延伸阅读 220所学校已进入“能效领跑者计划”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教育部党组的部署下,积极推进建设智慧、绿色和面向未来新校园引领性工程,打造绿色校园标杆学校。

根据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的《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起“能效领跑者计划”项目,在校园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引导和鼓励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采取合同管理、托管、PPP等模式进行校园节能综合改造,实施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同时组建中教能源研究院作为专门推进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的工作机构,以打造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平台为宗旨,搭建校园节能改造综合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平台、理论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提升能效领跑者建设项目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共有220所学校申报了680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15亿元。校园节能改造综合服务平台的效应已经形成,学校持续申请改造项目。为建立起贯穿节能改造技术、运行维护、日常管理等整套后勤运行长效机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投入近400万元开展理论研究,形成169个研究成果,核心包括技术导则、工作指南、实施标准类重大成果,初步构建了校园能源运行管理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