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新系列!开辟数字经济新赛道 打造数智教育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3-08-29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抓住人类社会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深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潮流,精心谋划、亲自推动我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多项重大部署,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相关人才紧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同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给教育带来跨越式发展。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列为重点任务。

为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抢抓数字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加快培育高质量数字领域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自2014年起,中心联合领先企业和教育服务企业,共同实施了一批数字技术领域产教融合项目。通过引入优质的课程资源、师资力量、新形态教材、先进教学模式及合作资源等,项目聚焦学科专业、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创业、应用科研等全方位赋能院校内涵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益探索,并为数字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在实施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已有产教融合项目正向数字化不断升级,助力学校加快数字化建设,促进数字技术在教育场景的集成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活动数字化,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现实路径等。本专栏将推出以数智教育培育数字人才的创新案例,深入剖析大数据、ICT、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商科、应急等领域的产教融合项目的数字化升级方案。


服务信创产业:打造高质量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经济亟需向数字化转型,高校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自主开放的信创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为地方高校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锚定了一个方向。2016年5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百所应用型院校,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技术领域,打造集人才培养、科研支撑、行业应用、资源开发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百校联网的新型教育生态,在国内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关键阶段,探索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路径。

项目开展的1.0阶段,实现了百校平台的功能搭建与高校接入;2.0阶段,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跨学校、跨专业的协同应用,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平台,接入新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建立起同时面向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教育生态。

经过6年的建设,目前在校学生15000余名,国家级创新应用赛事中获奖300余项,完成线上线下5000余人次的师资培训;在应用创新方面,辅助项目院校申请了近30个省部级课题,50余个省级课题,开展了近200项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的应用创新项目。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科学院(AETDEW)的合作开展的数字丝路“百校工程”项目,陆续有来自马来西亚等18个“一带一路”国家选送的30余所高校申请参与到“百校工程”的合作平台。

随着这一新型教育生态的发展,“百校工程”项目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协同应用创新的经验,从而为“百校工程”迈向发展新阶段所要构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信创教育生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自主开放的信创平台,打造高质量信创产业学院

信创产业学院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是促进学生适应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我国当前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要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建立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尤为迫切,因此,在百校工程3.0阶段,将积极探索“信创+教育”的产业学院育人模式。


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学院,需要强大的信创教育和产业生态的支撑。目前,百校平台已涵盖国内过百所院校,过百个行业,超过5000个生态合作伙伴,涵盖政府、企业、高校各领域。“百校工程”升级打造的现代信创产业学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基础,依托光合组织自主开放的计算平台,投入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全产业链安全、可控的国产化软硬件产品,基于百校平台的集成和协同效应,聚焦国产化底层软硬件架构体系和全周期体系,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部分构建协同创新应用的机制。

融合先进教育理念与扎实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形态

“百校工程”项目融合先进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扎实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形态,使学生在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同时,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一,“百校工程”发展新阶段开展针对信创专业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高质量基础理论能力培养与差异性创新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一门课程一个团队、双师共同培养的原则,以系统化动态迭代的教学资源体系保障教学质量、保证大学四年的教学内容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教学形态、学习场景,实现学习过程的数据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创新教学评估模式,帮助教师快速准确了解学生情况。

第三,探索VIP垂直项目化教学形态,实施瑞翼工坊。由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灵活的共学、共研形式,参与到真实的行业应用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经过近6年的建设,“百校工程”项目已出版近40本专业教材,制作了两万余个专业课件、万余个教学视频,获得省级一流课程5个。瑞翼工坊孵化出百余个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大学生双创竞赛中,国家级赛事获奖300余项,省级赛事获奖500余项。

协同应用科研,提升高校服务信创产业能力

高校在信创领域的科研创新和行业应用水平,不仅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也是信创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保障。

“百校工程”发展新阶段将充分利用百校平台的资源,与光合组织信创生态、中科院先进计算产业联盟、中科院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以及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产学研服务平台,部署“信创产业应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开放创新的应用生态,推动信创产业的自立自强。

目前百校平台已经囊括全国高校近千名学术骨干力量,开展的数百项行业应用项目覆盖教育、农业、工业、交通、健康等众多行业领域。项目院校已经申请的省部级课题近30项,涉及大数据专业集群建设、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等方向;省级课题50余项,涉及教育、农业、信息安全、城市规划、旅游、交通、健康等行业方向。

通过不断接入战略合作伙伴,不断衍生协同创新应用,不断迭代教学内容,“百校工程”项目正在持续拓展着百校平台的技术和产业内涵,为学生升级打造与产业接轨的信创教育生态。通过现代信创产业学院的建设、高质量信创人才的培养以及协同应用创新,升级发展后的“百校工程”也必将为信创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