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这门课程影响太多人就业丨《意见》系列研修班

发布时间:2018-06-19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又到一年毕业季。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国家统计局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

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他提出,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新势态,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新动能。

不过,报告提醒,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需关注,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

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主办的第九期《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列研修班日前在大连圆满落幕。研修班上多位教育领域、行业企业专家就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路径与方法进行了深入解析。


创新创业教育应融进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

商丘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介晓磊认为,学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全程融入专业教育,融入到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战略突破要聚焦产教融合,运用新生代思维、新业态思维、互联网思维、新平台思维。创新思维,构建新的模式、形态、场境、平台、制度,形成开放跨界融合的教育—产业生态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使之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业本领。”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温州大学副校长方益权表示:

“温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以‘立足区域独特地域文化,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区域产业结构深度融合为主线,充分挖掘温州人创业精神,积极融合温州创业资源,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贯通人才培养环节为重点,构建立足区域、分层分类、深度融合、协同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为指导思想。”

历经18载,温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被誉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四大模式”之一,打造了“专业、创业、产业”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三螺旋结构”,学校大力开展企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地校合作,多途径推进“三业融合”。


创新和创业密不可分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原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林表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将创新和创业的理念相融合,以创新为基础,以创业为载体,使创新和创业有机结合、密不可分。

大连理工大学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 1个理念: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创意、创新、创业融合,创意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创业;

• 2个协同:校内外协同、课内外协同 将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课外活动、训练、实践紧密结合;

• 3个平台:校内校级示范基地和学部院级基地、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

• 4个载体: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俱乐部。

 

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

山东工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吴现波表示,

“要实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思政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创业教育之中,指导学生创业实践,为创业教育铸魂强基;

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业思维推进思政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从“一”走到“九”,期期精彩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紧跟国家战略,围绕深化产教融合,于2018年1-6月期间,开展了九期系列专题培训解读《意见》,每期研修班分别聚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可谓期期精彩,效果良好。

• 培训覆盖面广

九期研修班共吸引来自全国150余所院校,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25家企业的共计626名学员,其中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院校有20余所。培训足迹遍及北京、桂林、重庆、珠海、宁波、大连六地。

• 学员构成丰富

培训学员涵盖了地方政府分管教育领导,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负责人,本科高校、高职院校校领导以及高校科技处、教务处、转型办负责人及重点院系负责人。

• 对接中心业务

培训学员中,后期与中心展开深入合作的企业有两家:北京新兴际华应急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中教法育科技有限公司。

• 学员反馈良好

“很荣幸能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在第一期聆听到专家的真知灼见,感谢培训会这个平台,另外会议设计、到专家讲座和互动环节,甚至是家庭作业都很创新,当然我们知道了创新不只是想法、思路,而是应用,并有价值。”——第一期学员感言

“不管是专家对文件的解读,还是座谈交流,亦或案例分享经验介绍,都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收获满满。解读进一步明晰了文件的精髓,坚定了我们产教融合的信心,各院校典型做法和成功案例,启迪我们转变观念、树立自信,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开拓创新、乘势前行,通过产教融合,弯道超车,充分发挥学院在教育强国战略中的作用。”——第七期学员感言

(通讯员  张晓露  原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