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凝心聚力 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专项培训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23-05-08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助推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复旦大学承办的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专项培训班圆满结业。

培训精彩回顾

本次培训是新冠疫情后,首次面向教育事业统计基层分管负责同志的线下专项培训,依托复旦大学优质课程资源、丰富专业的培训组织经验,开展两期(第一期4月16-20日,第二期4月23日-27日)培训。来自全国的260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处级干部,以及有关地市、区县分管教育统计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

第一期

第二期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源源分别为两期培训致辞,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李燕丽主持开班式。

本次专项培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中国教育统计与决策服务以及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实践与启示等主题安排专题报告,学习内容涵盖理论前沿、政策解读、数据分析、案例教学、国际比较、经验交流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同步为参训学员开通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渠道,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培训实效。  

2023年专项培训三大特点

课程设计科学,线上线下联动提供多样学习资源

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基层教育统计分管负责同志的实际需求,从政策把握、业务提升和解决问题三方面入手,紧密结合二十大精神、教育强国理念,邀请业内高水平专家授课。

在宏观政策方面,邀请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从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要点等方面深度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马晓强从时代价值、内涵特征、指标体系、国际案例等方面深度解读教育强国建设。

在业务提升方面,邀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沈娟从数据的采集、初步分析、相关关系等角度讲解教育数据中常见的统计方法。紧扣数字化时代、AI技术等前沿科技,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信息办主任宓詠教授从背景、要点、实践、思考等角度系统讲解学校如何利用数据进行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从发展智慧校园到数据治理的转变。复旦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胥正川从ChatGPT导入,深度解读AI与大数据思维及创新的教育模式。

在实践应用方面,邀请上海市教委原主任、现任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陆靖以上海市为例,以“十四五”规划为核心内容,基于教育统计数据和实践案例,深度剖析上海教育的现状和未来;邀请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珏从时代背景、指标体系、组织实施、结果分析、未来展望等方面讲解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及启示。

本次培训还设计了案例教学课程,邀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主任于保平从教育数字化战略展开,导入情境案例,带领学员思考区县教育局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对策。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培训同步为参训学员开通教育统计在线培训账号,定制管理类培训计划,提供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地方案例、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及国际比较五个模块,总计19门课29学时的在线课程,供学员选修,持续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教育统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和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中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丰富,搭建统计工作交流平台

1.学员分享统计工作经验,互学互鉴提升统计工作水平。首次增加学员统计工作经验交流环节,共有22名(一期10名、二期12名)来自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地市、区县的学员分享了自身的教育统计工作案例。分享涵盖面广泛,既有开展统计业务的方式方法,也有统计管理的全流程思考;既有来自省厅统计负责人分享管理方法,也有来自地市区县局长分享区域内业务工作具体流程,内容丰富接地气,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通过统计工作经验的分享,启发学员立足自身岗位实际,思考高效、高质开展统计工作的方法路径,切实起到触类旁通、学有所鉴的作用。后期工作案例将纳入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平台的案例库,供全国教育统计人员学习交流。

2.开展强国建设座谈,共划教育强国建设。为服务教育强国规划编制,培训设计了教育强国建设座谈和调研。由中国教科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主持,座谈主要听取各地对教育强国内涵、特征、评价指标等的认识,收集各地教育改革创新的优秀案例经验,进而为国家教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同时设计了调研问卷开展更广泛的意见征集。此次座谈分两组开展,第一组为各省(市/区)的参训学员,第二组为各地市、区县参训学员。每期座谈学员均积极参与,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分享对教育强国的思考与实践做法。

3.培训活动多样,提升学员培训获得感。为强化学员互动交流,激发学员参训热情,培训设计多项活动。一是采用主持人轮岗制,由各省推荐学员担任课程主持人(每期6人),课前介绍专家,课后小结并组织学员互动提问,有效提升学员参与度。二是组织开展破冰活动,各组讨论确定组名、口号,加强学员相互了解,体现本地区特色优势。撰写未来寄语,大家共同回顾梦想,展望未来,强化交流。三是安排校园定向打卡活动,开班时发布定向打卡规则与内容,鼓励学员在课堂学习之余,探索复旦校园,了解百年名校,活动得到学员的积极响应,各组均踊跃参加并在学员群分享精彩视频。

4.评选优秀学员、小组,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团队凝聚力、培训期间活动参与度等,共评选6个优秀小组(青海、重庆、湖北、海南、四川、辽宁),30名优秀学员(每组1人)。优秀学员代表,来自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三都自治县教育局王运梅在结业仪式上感言,“本次培训收获满满,课程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对国家宏观战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开展本区域教育统计工作有了新的思路。”

培训组织严密,保障培训顺利开展

1.制度健全。成立以统计信息处处长为组长的培训专项工作组,每期配备1名培训主管、2名班主任,保障培训顺利进行。各省由省厅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处级干部带队,以省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成立30个省级培训学习小组(个别省份当期参训人员较少,和其他省份合并为1组),各组选取组长,共同负责培训期间学员管理、活动组织等。

2.工作机制完备。工作组在每期培训开始前建立省级负责(联络)人群,发送报到须知,提醒各省培训负责人将注意事项、报到路线等转发给本省学员;报到时建立学员群,培训过程中,班主任每天在群内通知第二天的培训安排和要求,并随时回应学员提问。

3.各省组织有序。各省由省级负责教育统计工作的处级干部担任本省培训负责人,均建立本省学员群,负责培训前期报名组织、培训期间本省学员的学习管理与活动组织,及时与工作组保持联系,沟通反馈并解决问题。

培训成效显著

培训设计了教学评估环节,从学员反馈中可以看到,本次培训有以下三个突出成效:

有效拓展了各地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视野,坚定建设教育强国的理想信念。通过培训中高水平专家的课程讲授,学员表示更加深刻领会了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布局的内涵,更加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也进一步坚定了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情怀与信念。

有效提升了基层主管领导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统计业务素养。很多学员都在课堂学习中做了详尽细致的听课笔记。青海省海东市教育局熊国珍表示,通过培训“对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教育统计信息化往纵深发展,如何深入整合挖掘数据资源,丰富数据分析手段,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助力服务科学决策,促进和带动各项业务工作,助力教育事业发展,从而推动基层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乃至教育强县、强市、强省和教育强国建设有了新的思考”。

有效增强了基层教育统计分管负责同志对今后做好统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湖北省襄阳市教育局朱华勇表示“这次培训是一场及时雨,高端的思想引领与现实的困惑碰撞,在战略上增强了我扎根基层当好一名合格指挥员的责任感,丰富的课程设计和实用的经验交流,在战术上激发了我投身教育统计冲锋一线当好战斗员的使命感”。陕西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处于稀水表示“对统计信息化和统计治理现代化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感”。2023年是落实统计督察整改意见,推进教育统计改革的关键年,此次培训让统计人深感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对今后开展统计工作有了新思考,也更加坚定了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和信心。

教育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从“十二五”时期开始逐步搭建六个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基地,面向基层统计骨干人员开展培训;“十三五”时期搭建教育事业统计在线培训,面向新入职或轮岗的统计人员开展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累计培训12万人次。同时自2018年起,利用统计专项经费支持开展面向基层主管领导、直属院校、高职院校的培训,构建了高质量线上线下教育统计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统计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