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信箱:lzxx@csdp.edu.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IFIE2019丨如何共建“一带一路”人才“立交桥”?

发布时间:2019-04-16                               来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教育务实合作,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第六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将于2019年5月16-18日在河南驻马店召开,国际分论坛将围绕“走向世界:共建‘一带一路’人才‘立交桥’”为主题,邀请芬兰、比利时等国内外专家分享经验与创新案例。

欧洲如何打造政产学研创新生态?

一、以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创新生态体系

欧洲的科技园区是指从事企业支持和技术转化行为的区域,一般是由地区政府牵头投资,周边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欧洲注重构建以科技园区为载体、政产学研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有效促进大学、企业与城市更好的融合发展,协同推动区域创新。

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科技园区主要提供科技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评估与专利保护、产业孵化政府基金支持以及专家商业发展咨询,为推动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支撑性服务。

在芬兰,科技园区是知识型组织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技术转让活动的地区,是科技专业知识传播最主要的媒介。

案例1:萨罗物联网园区

位于西芬兰省的芬兰萨罗物联网园区,是现代移动电话和诺基亚的发源地。重点产业有信息通讯、冶金、机械、塑料、木制品、半导体照明、零售贸易和服务业。

萨罗物联网园区是一个汇聚科学、发展和教育三要素,为高水平公司提供增长服务平台。园区拥有多功能现代化办公室、生产设施、以及研究实验室。

在这里,世界级的产品理念通过产品开发、生产设施和数据中心转化为现实。从校园社区和国际网络到生产,专家提供创意到生产各个阶段的支持。物联网园区的设施随着聚集企业的发展灵活改变。

案例2:中国-比利时科技园(CBTC)

比利时投资政策环境良好,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作为全球5%的治疗疾病药物的研发地,比利时人均生物科技研发成果位居全球第三。

位于比利时新鲁汶的“中国-比利时科技园”,毗邻首都布鲁塞尔,是依托中国的制造优势与比利时的研发优势结合,所建立的以科技为纽带、人才为核心的新型海外园区。科技园区依托新鲁汶大学、科技园、行业协会等产业服务网络,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和大学,与当地资源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合作。

该科技园起到了催化新鲁汶大学-中国大学-科创企业‘铁三角’合作伙伴关系的结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驱动科学技术转让。教育、创新、科技和生态的要素在科技园区不断汇聚,为两国间的合作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是两国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的创新尝试。

二、高校推动建立产学研协同工作机制

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产学研三位一体是芬兰技术创新机制的突出特点。

目前,芬兰已形成从教育和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投资,到提高企业出口创新能力的一整套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这种机制有效地使用资金,并且促进了国家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

芬兰教育界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芬兰创新体系的坚强基石。

芬兰的高校分为综合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两大类,前者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后者提供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教学内容侧重高等职业培训,目的在于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通过推动面向产业化的大学发展,芬兰高校积极寻找产品的市场开发点,孵化科研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

案例:鲁汶大学专设技术转移部门

鲁汶大学专设了负责推动科研成果技术转移的部门与发展联动部门。该部门负责帮助学院与教授寻找投资,提供法律咨询、校办企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服务,鼓励教授将研发成果应用于产业,创业并将创业收入投入进一步研发。至今已经孵化了124家校办企业,形成了良性的产学研联动循环机制。

三、重视未来教育形态变革

1.多样化学习空间

芬兰大学物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商业与城市环境相结合,支持校园环境朝着更具有吸引力的未来发展,并创造区域经济增长机会的空间协同研究平台。公司主要服务包括项目组合管理、客户服务以及金融三方面。

案例:芬兰大学物业公司

芬兰大学物业公司的概念建筑坎普萨雷纳就是面向研发主导企业的多学科开发平台,是大学与工业合作、发展和创新的环境。

坎普萨雷纳聚集了公司、专家、芬兰和国际的学生以及顶级研究和创新项目,为成员获取领先的专业知识提供了途径。

2.信息技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

面对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欧洲高校也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带来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VR、AR等高科技手段。

案例:诺维亚应用科学大学AM海上模拟中心

诺维亚应用科学大学的AM海上模拟中心,运用包括VR在内的最新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有关海上安全的训练,以及航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各种设施并协助其在安全的环境中动手学习。

中芬将构筑国际创新中心原型设计

☑ 2017年6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芬兰应用科学大学联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 2017年10月,中芬应用型高校创新及合作交流会在芬兰大使馆官邸举行,5所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和教育机构与14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座谈交流,芬兰教育及科技部长出席。

☑ 2018年3月,第二次中芬应用型高校创新及合作交流会,芬兰驻华使馆教育处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邀请了18所中芬应用型大学校长和4家知名企业代表交流研讨。

☑ 2018年9月,芬兰驻华大使馆前教育参赞Mika Tirronen与芬兰大学一行来访中心,再次商讨合作事宜。

☑ 2019年1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一行赴芬兰、比利时两地调研,借鉴学习欧洲创新与发展新态势以及高等技术教育与创新的先进模式和经验。通过对欧洲创新与发展新态势的全面了解与深度分析,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战略的载体设计,与高效集成性项目创新发展找到了精准对接点和有效的资源支撑。

未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探索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积极构筑国际创新中心的原型设计。